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禹墟"發掘:揭密中國神秘時期的"信史"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2007-5-17 08:52|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167| 評論: 0|來自: 新華網

摘要: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在人們的傳統習慣中,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王朝,在商周之前。殷墟甲骨文的重大考古發現讓殷商以後的歷史成為鑿鑿『信史』,然而,早於殷商的夏王朝 ...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在人們的傳統習慣中,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王朝,在商周之前。殷墟甲骨文的重大考古發現讓殷商以後的歷史成為鑿鑿『信史』,然而,早於殷商的夏王朝是否真的存在,夏禹、夏啟及其後的夏王是否實有其人其事,卻至今充滿謎團。

正在進行中的安徽蚌埠『禹墟』考古發掘,被人們寄予了很高期望。這個被叫做『禹會』的村子,相傳是『禹會諸侯』的地方。如果得到證實,將會使中國的『信史』提早到4000年前,也會為所謂的『傳說時代』增添新的歷史證據。

禹墟傳說

黑雲壓頂、瘴氣翻滾,傳說禹率眾劈開山脈,淮河水頓時傾瀉而出,順流而下,不再泛濫,劈開的山也變成了如今安徽省蚌埠市西郊的荊山和塗山。

談及大禹的故事,禹會村55歲的老高中生陳育賀滔滔不絕。

被稱為『禹墟』的遺址位於蚌埠市西郊渦淮交匯處塗山腳下的禹會村。『禹會』的村名早在【漢書】中就有記載,延續至今。在當地傳說中,這裡是『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的發生地,而關於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娶妻『塗山氏女』並生子啟等傳說也在村民中代代流傳。

據村民們講述,4000多年前,淮河泛濫成災,舜派大禹的父親鯀來治水,鯀治了九年沒結果,最終被殺掉。其後,舜派大禹治水,大禹採取因勢利導方式,最終消除水患。現在,禹會村內還保留着一條路,叫走馬嶺,據說是大禹治水時到工地查看工程經常騎馬所走的道路;路的盡頭有一個池子,稱為飲馬泉;以前還有一口井,傳說是大禹捉住水怪大魔頭時用作囚牢的。

治水過程中,禹娶塗山氏之女為妻,結婚第三天即離家治水,治理好淮河後又去治理長江。出發時帶走了塗山的一塊石頭,放在長江邊上,將那個地點當作『塗山』,就取地名當塗。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妻子生兒子啟,抱子望夫,最後化成一塊巨石,被稱為『啟母石』,現在仍屹立山中。大禹治水功績卓著,『萬國』諸侯『執玉帛』來朝,場面壯觀。後人則為了紀念大禹治水成功,興建了大禹廟,解放初期還存有大禹廟的遺蹟。

『當時,禹墟的面積很大,建在大土堆上。上面有兩個大石碑,還有一些廟宇的殘留石牆。』74歲的村民陳育高說。但文化大革命期間,廟宇被毀壞殆盡,成為廢墟,上面栽植着莊稼和果樹,孤零零立了一塊『禹會村遺址』的石碑。

此外,禹墟附近的水溝邊還曾經有一塊500多斤重的黑色石頭,傳說是龜嶺聖母殘骸所化,被大禹放置在此處。68歲的陳桂修告訴記者,他小時候就聽大人講,石頭非常神奇,動物身上有擦傷,便來到石頭邊進行摩擦,過了一會兒傷口便會癒合;大旱時,所有的溝塘都幹了,唯獨這裡的水仍是滿滿的,而且,『牛在上游盤水,渾濁的水經過石頭都變清了。後來日本軍隊來過以後石頭就不見了。』

記者 熊潤頻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