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讓中華優秀文化『黃鐘大鳴』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2007-6-5 10:11| 發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166| 評論: 0|來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摘要: 5 月 16 日,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第一次修纂工作會議選擇了清幽的北京香山飯店舉行,中國史學界和學術界近百位赫赫有名的專家學者會聚一堂,他們有的已是耄耋老人,有的年逾古稀,也有的剛滿 ...

516日,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第一次修纂工作會議選擇了清幽的北京香山飯店舉行,中國史學界和學術界近百位赫赫有名的專家學者會聚一堂,他們有的已是耄耋老人,有的年逾古稀,也有的剛滿不惑。

這情景,讓親歷過當年一眾名家集合於中華書局點校『二十四史』的人,不由自主地感慨叢生。本次修訂工程工作委員會主任楊牧之,說起修訂『二十四史』,總是想起那些往事:那些大師們,每天和中華書局的編輯在一個辦公室工作,在一個食堂吃飯。『先生們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至今歷歷在目。』

一代最為優秀的史學名家,歷20年艱辛,完成了新中國規模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如今,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已駕鶴西去,但他們的學養人格,他們的治學風範,他們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做出的卓越貢獻,已成為後人永遠的記憶和精神財富。

我們今天所做的,就是繼承前輩的事業。

篳路藍縷,『二十四史』整理傳承五千年中華文明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要有自己的根這個根就是歷史。擔任這次修訂工程總修纂的任繼愈先生說,中國的歷史記載五千年代代相續未曾中斷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自豪的。

而這個未曾中斷的歷史記載,就是『二十四史』。從【史記】到【明史】以及【清史稿】,『二十四史』整個編撰過程達1800多年,而它的記事長達4000多年,系統記載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記載了構成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風俗等各個方面的基本史料。

要讓當代人了解歷史,要傳承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校勘標點是最基礎的工作。早在1956年,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鄭振鐸首次提出整理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版二十四史』的建議,他以極大的熱忱提出,『這是千秋的事業』,要做成『歷史上最正確、最可靠、最有用的』一個定本。

令人遺憾的是,一年後鄭振鐸因飛機失事而殉職。但二十四史的整理點校,兩年後在毛澤東的親自指示下付諸實施。

1958年,以【史記】為首的『前四史』的標點校勘工作正式啟動。當時的人們也許並沒有料到,這項工作竟然起起落落歷經20餘年,直到1978年,走過風風雨雨的這個宏大工程,才終於全部完成。

此前,歷史上刊印全套『二十四史』並較為通行的主要有三種版本:清乾隆年間的武英殿本、清朝末年由金陵、淮南、浙江、江蘇、湖北五書局刻印的『局本』,以及近代由商務印書館影印的『百衲本』。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問世後,各種舊版本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幾乎全被替代,成為海內外學界公認最權威、最好的現代通行版本,享有『國史』標準本的美譽。

薪火相傳,老中青三代學人再襄『國史』修訂的盛舉

為了做好點校本『二十四史』,上世紀後半期全國最優秀的史學家幾乎群賢畢至,盡其所能,他們代表了新中國史學界各斷代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點校基本上也選用了當時最好的底本,做了標點、分段、校勘,糾正了舊本中的謬誤、脫漏、衍文、倒置等許多錯誤,並撰寫了內容翔實的校勘記。毫無疑問,這是整理中國文化遺產的一項標誌性成果,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但是,由於當時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等客觀條件的制約,加之整理過程時間跨度長達20年,參與點校人員變動等因素的影響,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點和遺憾。如各史體例不一,校勘中有點校錯誤、注釋訛誤、索引不全,水平參差不齊等。

20年來,隨着中國史學研究不斷深入,考古新發現的不斷增多,學術界曆年來關於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校訂研究的不斷積累,啟動修訂工作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中華書局近年來也一直在為全面修訂『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做各種準備工作。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岩介紹,中華書局有計劃地清理了1958年以來關於『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整理的全部檔案,收集整理了國內外學術界對點校本的研究的專著、考訂論文、札記,並對已經出版的25部史書存在的問題做了2萬多字的分析報告。自2005年至今,他們還多次走訪有關院校、研究單位,召開專家論證會等,得到積極、廣泛的響應和支持。

修訂工程得到國家和有關部門的鼎力支持。這一工程已經被列入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點規劃、中國出版集團『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並獲得國家專項資金支持。

在第一次修纂工作會議上,組建了工作委員會、修纂委員會和審定委員會,確定了修纂委員、審定委員、特約編審一百餘人,參與修訂工作的單位分布於北京、上海、天津、湖北、陝西、浙江、江蘇等省市的十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

全國史學界再次齊心協力,共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之盛舉。

精益求精,打造新世紀古籍整理新標杆

計劃5年完成的這次『大修』,讓整個史學界為之興奮。雖說是第一次修纂工作會議,但諸多專家已經分別提交了【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新舊【唐書】、新舊【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等各史的修訂思路……大家各抒己見,熱烈討論。

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是原點校本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延續。這一歷史定位為修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嚴格遵守在點校本基礎上進行適度、適當修訂和完善的原則,通過全面系統的版本覆核、文本校訂,解決原點校本存在的問題,彌補不足,在原有基礎上,形成一個體例統一、標點準確、校勘全面、閱讀方便的升級版本』,這是修訂工程提出的總體目標。

中華書局副總編輯徐俊對這個目標的具體說明是:

()保持點校本已取得的整理業績和學術優勢,通過各個修訂環節的實施,消弭點校本存在的缺憾,做到後出轉精;並認真吸收前人與時賢的研究成果,包括當代學術研究的新發現(文物、文獻資料)、新結論(學術定論),力求反映當代最高學術水平,符合現代古籍整理規範和學術規範,體現21世紀新的時代特點。

()解決原點校本各史體例不一的問題,做到體例基本統一。包括:規範取校範圍、校勘取捨標準、分段及標點方式,撰寫修訂本總序和各史前言、修訂凡例,編制參考文獻目錄、相關主題索引及其他附錄。

()要繼續『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點校工作在古籍整理各方面的探索,總結、積累點校及修訂工作經驗,使『修訂本』成為21世紀古籍整理新的標誌性出版物,並具有古籍整理規範的示範性意義。

據他介紹,修訂本將以各史為單元,繁體直行,重新排校,分史單行;並適時推出簡體字版、電子版、網絡版。出版形式將保留原點校本平裝單本薄冊的印裝形式,既要富有中國古籍的書卷氣,又要呈現時代的美感,便於閱讀和查檢。

另外,在歷時5年的修訂過程中,中華書局還將以『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為依託,做好歷代『二十四史』研究成果的整理出版工作,使之成為諸史研究的基本資料庫;匯集今人已有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校訂研究成果,形成『二十四史校訂研究叢刊』;完整保存並整理出版『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點校本相關檔案,為總結點校工作提供系統的原始資料。

『修訂工作的首要目標是學術質量。』任繼愈先生對參與修纂的人員提出了殷切希望,他還寄厚望於此次修訂,不僅推出一個新的、更高水平的定本,而且能培養一支古籍整理研究的學術隊伍。『借着這次修訂的機會,將一批年輕的研究者帶出來,使他們成為未來古籍整理的中堅學術力量,這樣才能保證學術發展薪火相傳。』

記得去年4月,年近百歲的季羨林先生聽聞這一工程啟動曾動情詠嘆:修訂版『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出版之日,就是古籍整理與出版的黃鐘大鳴特鳴之時!』

這不僅是一位學界老人的心聲,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呼聲。

作者:曲志紅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