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台灣方面檔案解密 西安事變發展脈絡需大幅修正(二)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2007-6-25 15:33|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250| 評論: 0|來自: 北京日報

摘要: 西安事變時的楊虎城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至少是他認為周恩來很可能是同意當天釋放蔣介石的,甚至還有可能同意張學良親送蔣介石。這應該與周恩來對他的說服工作有關。而且,如果沒有對周恩來說服工作的充分了 ...

西安事變時的楊虎城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至少是他認為周恩來很可能是同意當天釋放蔣介石的,甚至還有可能同意張學良親送蔣介石。這應該與周恩來對他的說服工作有關。而且,如果沒有對周恩來說服工作的充分了解,沒有對楊虎城會同意蔣介石當天就走的基本把握,一度計劃單獨釋放蔣介石的張學良,應該是不會貿然拉着楊虎城一起送蔣介石去機場的。另外,楊虎城認為『不能就這樣放』,其中的含義是不明確的,可能是『不能當天就放』,可能是『不能無保證地放』,也可能是『不能讓張學良親自陪送』。楊虎城的判斷具體是哪兒失誤了?西安事變的親歷者申伯純認為:『楊本不同意無保證的放蔣,更不同意張親送,但他一向尊重張學良,又不知道周恩來是否同意張親送蔣走的事,當着蔣介石的面又不好爭執,只得和張一起去飛機場送蔣介石。』(西安事變史領導小組:【西安事變簡史】,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92-93頁)

3.周恩來為何追到機場?

眾所周知,周恩來是聽了張學良衛隊營長孫銘九的報告,才知道張學良要送走蔣介石。據孫銘九回憶:當周恩來得知張學良送蔣介石去機場後,『他拿起衣服邊穿邊往外走,還催促我說:「快走!快走!我們去飛機場。」』(【『西安事變』的真相――張學良將軍衛隊營長孫銘九自述】,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年,第143頁。)如果張學良是私自釋放蔣介石,周恩來隻身一人是難以勸阻的,他得知消息後,應該首先嘗試和楊虎城等人聯繫,做出必要的部署,包括指揮鄰近部隊監視並控制機場、警戒張學良的部隊等。但周恩來只是拿了衣服就和孫銘九一起去機場勸阻,應該是他擔心張學良到機場後會陪同蔣介石一起飛往南京,認為對於張學良親送蔣介石這種個人行為,只需要也只有自己親往才能勸阻,而沒有必要做出其他應對的措施。

張楊在榆林視察部隊時合影,左起:高桂滋、井岳秀、張學良、楊虎城

顯然,從周恩來對此事的反應來看,他趕去機場,不是為了勸阻張學良釋放蔣介石,而是為了勸阻張學良親送蔣介石。周恩來對於此事也有幾次論述,都是嘆息張學良不該親送蔣介石,而從來沒有責備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56年周恩來在紀念西安事變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其中明確指出:『張漢卿親自送蔣走是個遺憾。我那時聽說張送蔣走了,趕緊追到飛機場想再勸阻不要去送,但我到飛機場時,飛機已起飛了。我當時對人說,張漢卿就是看連環套看壞了,他現在不但要「擺隊送天霸」,還要「負荊請罪」啊!』這就清楚地說明了周恩來當時趕去機場,是為了『再勸阻不要去送』。顯然,當時周恩來已經勸阻過張學良不要親送蔣介石,也就是說,周恩來此前已經知道張學良要釋放蔣介石,只是勸阻張學良不要親送而已。

4.怎麼看待西安事變的重要知情者端納直言是周恩來解救了蔣介石?

西安事變時,澳大利亞人端納作為宋美齡和蔣介石的私人顧問,在西安參與了多次談判,並和蔣介石一起坐飛機離開西安,是一位重要的知情者。1945年,端納在菲律賓對記者的談話中說:周恩來起了在張、楊間的調解者的作用,挽救了這可怕的局面。端納還認為,實際上是周恩來使蔣介石得以安全離開,否則就不是這個結果,也可能事情將向另一個方向發展。『周恩來……實際上是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中的最關鍵人物,是他把蔣將軍從綁架中解救出來的。』([美國]【紐約時報】1945年2月28日)這充分說明了周恩來在釋放蔣介石一事上的作用,他不僅是知情者,甚至是極為重要的決策者。

可見,這些有關資料和台灣所披露的兩份日記是相互契合的,只是我們長期以來忽視了其中的線索。

1935年秋,張學良率東北軍入駐陝甘。楊虎城希望與張學良聯合抗日,下令禮待東北軍。圖為張學良(前右)入陝時楊虎城(前左)前往機場迎候,一起步出候機室

193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關於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指示

事後我黨對釋放蔣介石問題的態度

既然歷史如此,為何長期沒有為人所知?這與我黨對釋放蔣介石問題的事後態度有着很大的關係。

12月25日當天,周恩來在給中央的電報中就認為:『故蔣走張去雖有缺憾,但大體是轉好的』。毛澤東也在當天的一封電報中指出:『昨晚電恩來,待先決條件履行及局勢發展到蔣出後不再動搖才釋放。但他們今日已經釋放蔣介石,宋子文、張學良、宋美齡今日同機飛洛。依情勢看,放蔣是有利的,是否達成有利,當待證實後告。』12月2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還在給劉少奇的電報中指出:『因形勢急迫,沒有待到履行停戰撤兵之先決條件即於二十五日下午釋放蔣介石,張學良送之至洛陽。蔣抵洛後當夜已下令撤兵。』1956年,周恩來還指出:『捉蔣以後再殺是困難的,因為那時就全中國的局勢說,殺蔣不如放蔣有利,至於早放晚放關係不大,晚放也可能出別的枝節。』

更饒有趣味的是,1936年12月26日,蔣介石從洛陽回到南京,發表了【對張楊的訓詞】,誣稱西安事變的發生是因『反動派煽惑』和自己防範不周,而其解決是因張、楊在自己的『感召』下『勇於改過』。對此,毛澤東於12月28日發表【關於蔣介石聲明的聲明】加以駁斥,公布了蔣介石在西安答應實行的六項條件,指出蔣是『因接受西安條件而恢復自由了』,並特別指出:『蔣氏應當記憶,他之所以能夠安然離開西安,除西安事變的領導者張楊二將軍之外,共產黨的調停,實與有力。』言下之意,不辯自明。

早在西安事變期間,對於我黨與西安事變關係的問題,我們就很注意把握宣傳分寸。1937年1月7日,中共中央對西安事變宣傳方針問題,專門發出指示:『西安事變系國民黨南京政府的內部問題,本黨絕未參與』,『蔣之釋放,張之赴京,以及南京政府對此案之處理,本黨也認為是南京內部的問題』。即使在成為執政黨之後,對於西安事變的宣傳仍很慎重。

被迫出國時的楊虎城一家

1986年3月,中央宣傳部還特別發出【關於慎重發表有關西安事變材料的通知】,指出:『發表有關西安事變的材料應該非常慎重,要考慮政治後果,要有利於同志間的團結,有利於促進祖國早日統一,有利於張學良將軍的安全。對於有爭議的人和事,一般暫不涉及;對於涉及重要機密的史料,一定要嚴格注意內外有別,嚴防授人口實,授敵以柄。』可見,為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和張學良的安全等,我們長期以來對西安事變的宣傳有所保留。出於這樣的考慮,沒有論述周恩來在12月25日釋放蔣介石一事中的作用,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迴避周恩來的作用,就可以突出張學良,有利於張學良的安全;同時還可以維持蔣介石『體面』地回到南京,突出西安事變是國民黨的內部問題。

依據前文的歷史資料,我們可以得知:張學良釋放蔣介石並不是臨時的決定,他曾有過單獨釋放蔣介石的計劃,後來在周恩來和蔣介石會談成功後,得到周恩來的同意和幫助,才釋放了蔣介石;周恩來對張學良釋放蔣介石是知情的,並提供了關鍵性幫助,說服了楊虎城,但對張學良親送蔣介石是不知情的,得知消息後趕往機場勸阻為時已晚。

現在,張學良、宋美齡等處理西安事變的當事人都已逝世,國共兩黨也因祖國統一的重任而關係大為改善,進行了一系列的溝通協作,如實研究西安事變,弘揚這種為國家利益而放棄黨派紛爭、不計前嫌的精神,無疑是有裨益的。(作者為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輯)

西安事變發生後,周恩來等親赴西安,通過談判,促成事變和平解決。這是周恩來和葉劍英(中)、秦邦憲(左)在西安的合影

資料:西安事變――1936 年12月 12日 ,張學良、楊虎城在中國西安發動兵諫,逼迫蔣介石抗日的事件。全國人民的抗日運動進入新的高潮,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擔負剿共任務的東北軍與西北軍厭惡內戰,力主抗敵,兩軍領導人張學良、楊虎城等開始與共產黨及紅軍發生聯繫,初步奠定了三方團結抗日的政治基礎。

12月12日凌晨,張學良的衛隊進抵蔣介石駐地臨潼華清池,與蔣的衛隊交火。蔣聞槍聲,倉皇越後牆逃走,爬上山坡隱蔽,被張學良的衛隊搜索發現後捕獲。同時楊虎城部下將留居城中的蔣介石高級黨、政、軍官員陳誠等10餘人拘押。張、楊於12日當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張、楊分任正、副委員長。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國民政府,停止內戰,釋放救國會領袖及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自由,實行孫中山遺囑,召集救國會議等8項主張 。同時致電中共中央 ,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團結抗日大計。

西安事變發生後,南京國民政府中以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主張進攻西安,藉機擴大事態,奪取蔣介石的統治權力,進一步與日本妥協。英、美帝國主義及親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則希望事變和平解決,以維護蔣介石的統治地位和英、美在華利益。宋子文、宋美齡委託英籍顧問端納飛西安探視情況。16日,何應欽就任『討逆軍』總司令,並相應作了軍事部署,派飛機轟炸西安臨近地區。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