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劉玉珠談"微時代"文化產業:人才培養要加大力度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12-5 22:54| 發布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543| 評論: 0|來自: 中國經濟網

摘要: 11月30日,"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文化專題報告會在北京民族飯店隆重舉行,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對此,國家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司長劉玉珠指出文化建設時機已經成熟,我們有堅實的經濟 ...

11月30日,"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文化專題報告會在北京民族飯店隆重舉行,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對此,國家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司長劉玉珠指出文化建設時機已經成熟,我們有堅實的經濟基礎、有黨中央的高度重視、有強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只要我們不空談,踏實幹,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移動互聯網時代對我們的新要求

隨着互聯網的普及,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新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對我黨和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特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建設社會主義的文化強國,挑戰是第一位。劉玉珠指出不管是從觀念、體制機制、還是具體政策來看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劉玉珠說:"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管理方式,熟悉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在微時代面前,可能就是它的作用和功能都會大大的弱化,有的甚至弱化到一種失真的狀態。"面對這些挑戰,要求政府官員應對突發事件反應要快,其次要講真話、報實情。劉玉珠指出在微時代,對於我們觀念、體制和能力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這個挑戰面前,如果能夠來適應,那麼挑戰才能變成機遇,否則的話即便是有了機遇,反應遲緩,觀念落後於實際,最後都會成為挑戰,甚至會演變成一種危機。

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需要國家各部門達成共識

十八大提出"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隨着國家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文化經濟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文化產業正為人民日常的精神文化生活添光加彩。但是如何突破瓶頸達讓文化產業到一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程度,是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

首先,一個新的產業興起必然搶占其他產業的資源,資源在分配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矛盾。所以我們要不斷地適應調整不斷地對資源進行重新整合。

其次,文化要轉為產業,就要各個部門形成一個共識,這對政府各部門是一大考驗。劉玉珠說:"我在市場司工作了十八年,2009年是輪崗到產業司,到產業司第一天開全體會得時候我明確提出,產業司的工作重點,由原來面向我們本系統要全面的轉項,從司長,到處長,再到一般的工作人員要把以前和經濟部門、經濟部委打交道要轉移到現在和財政、稅收、發改、銀行、海關等部門打交道上來。"但是文化作為一項事業從前都是由政府安排,突然走產業化道路意味着文化單位不會再有政策,需要依靠自己自力更生。

政策、創新、維權、培養人才為文化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文化單位自身首先要有敢闖敢幹的精神,敢於在市場之中求生存。要做到這一點,首先企業自身要有勇於進取、銳意創新的勁頭,不斷生產出好的文化產品滿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形成企業自身的良好口碑,甚至形成一個知名的品牌。其次在創新過程中還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文化創意是文化產業的靈魂,如果一個好的創意頻頻被盜用那對原創着的積極性會產生極大的傷害,甚至對企業,對整個市場都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就需要國家在政策方面不斷健全完善,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最後,是專業人才的培養,我們目前文化產專業人才十分稀缺,對於文化相關產業的人才培養要加大力度,確保文化產業能科學地、可持續地發展。(成琪 程祥)


來源:中國經濟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