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愛情天梯該不該建景區(1)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11-5 17:19| 發布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402| 評論: 1|來自: 北京晨報

摘要: 愛情天梯經常有年輕人造訪。 隨着10月30日『愛情天梯』女主人徐朝清老人的去世,重慶江津『愛情天梯』成為絕唱。為讓妻子安全出行,劉國江在懸崖峭壁上鑿出6000多級『愛情天梯』,轟動全國。當地計劃把包括『愛情 ...

愛情天梯經常有年輕人造訪。

隨着10月30日『愛情天梯』女主人徐朝清老人的去世,重慶江津『愛情天梯』成為絕唱。為讓妻子安全出行,劉國江在懸崖峭壁上鑿出6000多級『愛情天梯』,轟動全國。當地計劃把包括『愛情天梯』在內的整個景區投資26個億。男女主人公的老屋將原貌保存,並修建一座收藏二老遺物的會館。(11月4日【南方都市報】)而在此之前,每年來追逐『愛情天梯』的遊客數不勝數,並以年輕人、中年人為主,大都是被工作搞得疲憊不堪的城裡人。

反對

原生態才與純真愛情一致

筆者建議,『愛情天梯』應多打造生態旅遊。即儘量尊重旅遊品的本來的歷史面貌,旅遊生態,儘量少花錢,注重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循序推進,讓景區開發成為可持續開發景點。聯繫到『愛情天梯』,當地政府可以將劉國江和徐朝清兩位老人在山頂居住了半個世紀的土房子、打鑿愛情天梯用過的鋼釺、鐵錘,用了半個世紀的煤油燈、發黃的毛主席語錄等,建一個簡單的愛情博物館。這種自然、淳樸,甚至帶有滄桑味道的旅遊品,最有真情衝擊力。再者,只有這種生態化、野生化狀態,也才能和『愛情天梯』的純真內核,保持天然的協調統一。

據報道,江津2011年的財政收入僅為70億,財政收入不夠豐厚,旅遊開發更應量入為出,謹慎投入。可看看江津當下的這種開放方式,斥資26億元,修建進山公路、豪華賓館等現代化旅遊基礎設施,花費了很多錢不說,這種投資和一哄而上的『孔雀東南飛』文化產業園、中國愛情之都、梁祝故里一樣,都陷入了一種急功近利的投資衝動中,想通過大投資,帶來大的經濟產值,有太多的世俗化、庸俗化的『投資衝動』,和純真愛情的精神本質,已形成了一種嚴重不協調,甚至對旅遊產品的內核,構成了一種『經濟傷害』。

『愛情天梯』之所以成為絕唱,就是因為她的寂寞、純真、天然去雕飾,可當地政府的開發時間,偏偏選在當事人去世的當口來進行,並且動用媒體進行狂轟濫炸,弄了半天,『愛情天梯』背後更有急功近利的物慾衝動,更有不擇手段的行為投機,好端端的真情成了一種惡俗炒作,成了一種『經濟槓桿』和『旅遊算計』。

在整個旅遊開發市場都呈現熙熙攘攘的惡性競爭態勢的當下,多一些『安靜動作』,多一些循序漸進的生態旅遊,多一些對旅遊規律的敬仰、對愛情文化的敬畏,以及旅遊景區的發自內心的尊重,而不是一味的馴服、強蠻開發、一哄而上,未嘗不是一種理智和值得推崇的行為!

耿銀平

愛情可仰慕不可努力打造

這次投資,違背了愛情的發展和傳播規律,其風險巨大,極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縱觀歷史,沒有哪一段愛情故事是經過『努力打造』再流芳百世的。對其刻意地打造,不利於民間傳播和再創作。如果在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中,加入任何官方因素,無論對故事的純潔性還是民間自發的傳誦效果,都是傷害。

因為,從愛情的屬性來看,愛情天生是純潔的,且又孤寂又悲愴,從來都與鬧市的喧囂和順風順水格格不入。如此大興土木,滿山遍野的銅臭味,哪能靜心憑弔什麼愛情?

從愛情故事的傳播規律來看,如果能保持其神秘的外衣,並給予觀者以足夠的想像空間,是保持其鮮活生命力和持續感染力的基礎。神秘同時賦予民間再創作的空間,而史上那些動人的愛情故意,多離不開民間的再創作。千里外的感動,一旦走近,想像空間逼仄為零,剩下的不過是些尋常的柴米油鹽。只有把愛情留在烏托邦之鄉,不去揭開其神秘的面紗,才有可能持續發酵為經典。

僅就商業的角度來看,所謂江津愛情旅遊文化研究會也承認,此處只是有山有水,沒有文化。因此可認為,除了一個故事,再無投資價值。如此巨大的投資,依賴於兩位老人的一段故事,且又沒有經過時間的驗證,難免過於冒失。故事可以一忘了之,26個億的血汗錢切不可大大方方地打水漂。而此前,就算根據傳世經典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所開發的、位於河南駐馬店的『梁祝故里』景區,也於今年8月份承認投資失敗。這樣的教訓,豈能視而不見?

由此看來,對愛情文化的『努力打造』,最終有可能淪為對愛情的『努力破壞』。老人的故事,供人們仰慕可以,沒必要冒着巨大的風險去急着搞什麼投資開發。

羅志華


來源:北京晨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遊客 2018-12-20 22:50
為讓妻子安全出行,劉國江在懸崖峭壁上鑿出6000多級『愛情天梯』,轟動全國。

查看全部評論(1)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