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學者新解三國:曹操曾用巫術害死夏侯兄弟(3)

國學新聞| 歷史的天空

2009-7-8 09:53| 發佈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249|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四、曹操借楊修製造陷害夏侯淵、夏侯的機會 如果曹操興師動眾到漢中,僅僅是為了殺死楊修,也算不上是神出鬼沒,楊修屢教不改,此前早就可以下手了。但曹操為什麼非留他到漢中不可呢?因為他要用性格活泛的楊 ...
四、曹操借楊修製造陷害夏侯淵、夏侯的機會
如果曹操興師動眾到漢中,僅僅是為了殺死楊修,也算不上是神出鬼沒,楊修屢教不改,此前早就可以下手了。但曹操為什麼非留他到漢中不可呢?因為他要用性格活泛的楊修尋找秘密陷害夏侯淵、夏侯的機會。請看:
第一步,曹操借楊修製造害死夏侯淵的機會。
曹操在楊修拆解出蔡邕的『絕妙好i』之後,立刻受啟發,想到用『妙才』之名激勵夏侯淵。寫信給他說:『凡為將者,當以剛柔相濟,不可徒恃其勇。若但任勇,則是一夫之敵耳。吾今屯大軍於南鄭,欲觀卿之’妙才’,勿辱二字也。』這一招果然湊效,不僅刺激得夏侯淵一愣一愣、急於建功,還讓他自以為自己有妙才。只見他不顧張A的勸告,命令夏侯尚說:『汝去出哨,與黃忠交戰,只宜輸,不宜贏。吾有妙計,如此如此。』結果自然是弄巧成拙,很快就栽倒在老謀深算的法正和老當益壯的黃忠手裏。這裏,曹操運用的正是典型的膨脹、驕縱之計,明知夏侯淵素來『有勇無謀』,卻揠苗助長,要求他馬上變得剛柔相濟,智勇雙全。曹操在信中說自己在南鄭觀戰,無非是不想提供援助。世上哪有隻寫信,只督陣,只作壁上觀的支援方式呢?從實際效果看,曹操不但沒有援助,還適得其反,離間了張A與夏侯淵的關係,讓淵獨自一人面對強敵。待夏侯淵一死,曹操又立刻拿出管輅的偈語說事:『三八縱橫』,乃建安二十四年也;『黃豬遇虎』,乃歲在己亥正月也;『定軍之南』,乃定軍山之南也;『傷折一股』,乃淵與操有兄弟之親情也。
曹操何其陰險,明明是自己將夏侯淵害死,卻用巫術推卸責任,用『放聲大哭』作掩飾。稍作追溯我們還會發現,早在曹操平定漢中,指派夏侯淵鎮守之時,他就已經動了殺心。曹操平定漢中的目的第一是為了減緩劉備的擴張勢頭;第二就是為了『棄子』,除掉夏侯淵。儘管當時很多人勸他乘勝攻擊西川,但他很清楚漢中只是個『雞肋』,只可當一個小『劫』打一打。相對劉備,它同樣也沒有多大用途。當曹操平定漢中,威脅西川時,諸葛亮很快了就找到了劫材--合淝;當劉備奪取漢中,威脅北魏時,司馬懿又找到了更大的劫材--荊州。從此,『三國』進入動態平衡。
第二步,曹操借楊修製造恐嚇夏侯的機會。
由於夏侯性直,聽信楊修的猜度,號令部下提前收拾行裝準備退兵,致使軍心大亂,所以曹操『既殺楊修,佯怒夏侯,亦欲殺之。眾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下令來日進兵。』這裏曹操的態度與諸葛亮在華容道之後對關羽如出一轍,表面上是佯怒,實則是一頓殺威棒,言下之意是:你欠我一條命,今後你要給我老實點!其後,曹操又像諸葛亮一樣,威去恩來,故意寵幸起夏侯,每每假以大事相商。而夏侯因覺着欠曹操的情,所以也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終於有一天,曹操在彌留之際,『覺氣衝上焦,目不見物,急召夏侯商議。至殿門前,忽見伏皇后、董貴人、二皇子、伏完、董承等,立在陰雲之中。大驚昏倒,左右扶出,自此得病。』可嘆夏侯,大概還以為自己是曹操唯一的託孤之臣,急忙趕去,結果卻投進了曹操的巫術羅網。曹操房裏真會有那麼多鬼嗎?沒有,只會是曹操亂畫桃符,裝神弄鬼。夏侯不僅不是他的心腹大臣,還是他的心腹大患,真正的託孤大臣是他隨後召來的曹洪、陳群、賈詡、司馬懿等。
一病不起的夏侯在曹丕即位後幾個月便死去了。與淵一樣,他亦是被曹操分三步處死,僅有時間先後之別。這就是勇冠三軍、『拔矢啖睛』的獨眼大將軍的悲慘下場,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五、曹操假孫笑假子,內心埋藏無限傷痛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曹操才完全暴露出丞相肚裏的『小』來,為了保長子北面稱孤,不惜捨棄真實的自我--夏侯本姓,面對虛假的曹姓。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曹操大罵劉備不該收『假子』劉封,自己卻也是曹家的假孫。其時,曹操內心有多少隱痛,恐怕只有他自己能夠感受。劉備可能是一時語塞,也可能不想傷他的面子,過分激怒他,所以沒有以牙還牙。假如還了,情況會怎樣呢?結局定將改寫,曹操不是大叫一聲氣落馬下,就會是一聲不吭沖向劉備……
我們說,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或許不比【三國志】更真,卻比【三國志】更具哲學之善和文學之美,而且歷史是凝固的,文哲是流動的。六百年來,盡善盡美的【三國演義】就像滾滾長江水,流向大海,流向每一個讀者的心田。(完)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