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观形章第八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作者:王羲之,房弘毅发布:一叶知秋

2018-7-27 00:55

50.jpg

51.jpg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观形章第八 原文

夫临文用笔之法,复有数势,并悉不同。或有藏锋者大〔藏锋在于腹内而起〕。侧笔者乏〔亦不宜抽细而且紧〕。押笔者入〔从腹起而押之。又云:利道而牵,押即合也〕。结笔者撮〔渐次相就,必始然矣。参乎妙理,察其径趣〕。憩笔者俟失〔憩笔之势,视其长短,俟失,右脚须欠也〕。息笔者逼逐〔息止之势向上,久久而紧抽也〕。蹙笔者将〔蹙,即捺角也;将,谓劣尽也。缓下笔,要得所,不宜长宜短也〕。战笔者合〔战,阵也;合,叶也。缓不宜长及短也〕。厥笔者成机〔促抽上勿使伤长。 厥,谓其美也,视形势成机,是临事而成最妙处〕。带笔者尽〔细抽勿赊也。带是回转走入之类,装束身体,字含鲜洁,起下笔之势,法有轻重也。尽为其著而后反笔抽之〕。翻笔者先然〔翻转笔势,急而疾也,亦不宜长腰短项〕。叠笔者时劣〔缓不宜垂〕。起笔者不下〔于腹内举,勿使露笔,起止取势,令不失节〕。打笔者广度〔打广而就狭,广谓快健,又不宜迟及修补也〕。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观形章第八 译文

作字行文用笔的方法,还有好几种笔势,罗列起来都不相同。或有藏锋的动作大〔藏锋在于从笔画的中部入笔〕,侧锋用笔虽然粗重但缺乏力〔然而也不可提起笔只用中锋,使笔画过细而且紧绷〕,用押笔法入笔〔从笔画的中部入笔,用笔毫的一面触纸重按称为押笔。又可以说,正好借上一笔的余势自然地带入,这种用押笔就对了〕,收笔处用撮笔法〔要使笔毫慢慢地收拢,必须让它如当初入笔时一样尖挺,参透这奥妙的道理,察觉它的门径和趣味〕。憩qì笔的方法是俟sì失〔憩笔的笔势,要看它的长短,俟失,右边的捺脚一定要好像缺失,即缺波。〕息笔就是促使笔锋尽快离纸〔息笔要用息止的笔势运笔向上,慢慢的收紧。即指写挑〕,蹙cù笔的方法是将。〔蹙,就是捺的尖角;将,是指笔常在重压后散破而又要尽势收敛到捺脚。写捺,要慢下笔,要得位置,捺脚要短不要长。〕。战笔的方法就是要合。〔战,指战斗阵形;合,指相互策应,配合默契,从容的运笔,不要在此时还考虑是长是短了〕。厥笔能成为美妙的关键所在。〔提笔收毫而上行,不要让笔画太长。厥,是说这一笔很美,要看笔画的形式。随机运笔让它成为最具妙趣的地方〕。带笔的方法要尽。〔带笔要提笔轻行,不要重按,而使笔画粗重。带,是回转笔锋自然运笔一类的方法,因为提笔而行,笔毫似乎裹束着。笔迹滋润光洁,起落笔的力度、笔法有轻有重。尽,就是着纸之后,返回执笔出峰。按:这种带笔不可拖出,结束时一定要逆行收锋〕。翻笔的方法是用在前面〔翻转笔势,速度要快,也不可入笔太远,造成笔画中很长一段粗肥-长腰。更不可翻转的动作太小,造成入笔生硬,与行笔脱节-短项〕。折叠笔处时常出破锋,〔所以运笔要缓,不要动作太大〕。起笔处不要直下,〔要从笔画中部开始入笔,不要露锋,起笔住笔要把握笔势,不要让其失去节制〕。打笔的方法要快而重,〔落笔广而行笔渐狭。广,就是说快而有力,而且不能迟缓和修补〕。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