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81|回復: 0

[成语典故] 刚愎自用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9-16 08: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刚愎自用〗相关人物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荀林父(?-前593年),姓不详,晋国中军将。因曾任中行之将,故以中行为氏,史料中多用其大宗本家氏号,故多称荀林父。

〖刚愎自用〗涵义

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刚愎自用〗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刚愎自用〗辨析

〖刚愎自用〗读音:gāng bì zì yòng

〖刚愎自用〗近义词: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反义词:虚怀若谷、怙恶不悛、从谏如流、从善如流

〖刚愎自用〗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刚愎自用〗造句

1、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曾国藩

2、由于刚愎自用、偏听偏信而误大事者,历史不乏其例,我们可以以古为鉴,吸取一些有益的教训。

3、由于马谡刚愎自用,街亭一役西蜀全军覆没。

4、他骄傲自满,刚愎自用,遭到了很大的失败。

5、你如此不听人劝告,刚愎自用,后果不可想象的。

6、老王这个人太刚愎自用,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7、楚霸王项羽虽有拔山盖世之勇,由于刚愎自用,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8、楚霸王项羽虽有拔山盖世之勇,由于刚愎自用,只落得个兵败自刎的下场。

9、刘叔叔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任何意见。

10、这种刚愎自用的人,你劝他是费力不讨好。

〖刚愎自用〗成语典故: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时期),楚国打进郑国,郑襄公裸体牵羊迎接楚庄王,并苦苦求饶,取得了楚王的同情。当年夏,晋国派军队救援郑国。晋军南下,兵临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同楚国媾和,晋军中军主帅荀林父想退兵,并提出等楚国军队回国后,再出兵攻打郑国,讨伐背叛者。

荀林父的副手先縠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不行”,并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是因为军队勇敢、文臣武将尽力的关系。现在失去了诸侯(指郑国背叛晋国亲向楚国),不奋勇当先,不能说是尽了力。有敌人不去攻打,不能说是勇敢。要是由于我们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縠还说道:“率军出征,遇到强敌而退却,这不是大丈夫的气概;担任军队统帅,而终非大丈夫,唯有你们能做得出,我办不到”于是他率领所属部队渡过黄河,继续前进。荀林父的部将根据这一形势,分析进和退的得失利害关系,最后一致劝荀林父率兵渡河。

楚国军队想北上,到饮马黄河时再回国。听说晋军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国。其宠臣伍参想战,而令尹(官名)孙叔敖则不想战,并说:“去年打陈国,今年攻郑国,不是没有战争。战而不胜,您伍参的肉够吃的吗?”伍参说:“如果这次打胜了,就足见您孙叔敖没有谋略了;不能战胜,我的肉将在晋军之手,还能吃得上吗?”令尹转车反旗,伍参对楚王说:“晋国现在从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执行命令;其副手先縠刚愎不仁,不肯听从命令;他们的三个统帅(指中军、上军、下军之首领)想统一行事也难以办到,就是想听从命令,也没有统一的上级,大家听谁的?这一仗,晋军必败。”楚庄王无奈只好命令令尹调转战车向北,驻扎于管地以待晋军。

〖刚愎自用〗成语接龙:

刚愎自用→用武之地→地利人和→和气致祥→祥麟威凤→凤皇来仪→仪表不凡→凡胎浊体→体物缘情→情投谊合→合眼摸象→象齿焚身→身心交病→病民蛊国→国士无双→双管齐下→下愚不移→移风易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车羸马→马壮人强→强得易贫→贫病交迫→迫不可待→待字闺中→中流砥柱→柱小倾大→大梦初醒→醒聩震聋→聋者之歌→歌莺舞燕→燕石妄珍→珍馐美馔→馔玉炊金→金相玉质→质而不野→野人奏曝→曝书见竹→竹马之交→交臂相失→失魂丧魄→魄散魂消→消息盈虚→虚张声势→势倾天下→下里巴人→人中之龙→龙举云属→属人耳目→目瞪舌挢→挢抂过正→正中下怀→怀珠抱玉→玉石俱焚→焚琴鬻鹤→鹤长凫短→短吁长叹→叹老嗟卑→卑辞厚币→币重言甘→甘言美语→语近指远→远年近日→日落千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多草广→广种薄收→收离纠散→散言碎语→语妙天下→下车泣罪→罪有应得→得马失马→马如游龙→龙战虎争→争长竞短→短刀直入

〖刚愎自用〗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人不要过分自信到完全不听别人的意见。在有自己的意见后还要聆听别人的意见,总归有好处。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