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72|回復: 0

陕北发现西汉茧形壶 壶身刻有罕见似"豕"字文饰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2-8-30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西安晚报 
201283092852145.jpg

巨型茧形壶全身。通讯员 李妮 摄

20128309290568.jpg

巨型茧形壶上刻有似小篆“豕”字纹。通讯员 李妮 摄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陕北地区首次发现一件巨型汉代茧形壶。这个壶是从村民家征集到的,壶身一侧刻有罕见阳刻(凸型)图案。


  记者获悉,这件汉代茧形壶是洛川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老庙镇樊村刘正堂家中征集到的。根据村民讲述,它出土于洛川县菩堤乡,为泥质灰陶。形状似蚕茧,通体饰细绳纹和条带纹。茧形壶外形也似鸭蛋,又被称为鸭蛋壶。造型巨大,是古代个性器物。秦汉时期主要用茧形壶来贮水、盛酒,或者制作冥器。它还有军事用途,战国诸候争霸时,可将其深埋地下,耳朵贴紧地下,侦听远方敌军骑兵的马蹄声。


  这个巨型茧形壶在陕北地区是首次发现。尤其特别的是,壶的腹部一侧留有工匠铸的纹饰,形似于小篆“豕”字纹,而且层次清楚,立体感强,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这在汉代陶器上极为少见。
  根据相关史料,这个符号也曾出现在个别出土的文物上。例如:李家崖文化古城出土的一件三足瓮、岐山县贺家村周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铜甑、长安县张家坡周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卜骨上,都有这个相同的“豕”字形态。据悉,这个壶的发现对于研究当地丧葬习俗及其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陶器上文字的发现,对研究汉代的文字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记者陈黎 实习生周晴子)

        来源:西安晚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