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9|回復: 0

[其他] 【贞观政要】卷28文史诗解1君有过失人皆见之秉笔直书无论善恶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2-10-26 14:20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贞观政要】卷28文史诗解1君有过失人皆见之秉笔直书无论善恶题文诗:
贞观初君,谓房玄龄,监修国史,曰比见前,
后汉史载,扬雄甘泉,羽猎之赋,司马相如,
子虚上林,班固两都,等赋此既,文体浮华,
无益劝诫,焉何假书,之史策哉!今后其有,
上书论事,词理切直,裨于政理,无论朕之,
从与不从,皆须备载.贞观十一,著作佐郎,
邓隆表请,编次太宗,文章为集.太宗谓曰:
朕若制事,出令若能,有益于人,史则书之,
足为不朽;若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
贻笑后代,终非所须;如梁武帝,父子以及,
陈后主与,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
不法宗社,须臾倾覆.人主惟在,德行何必,
要事文章?终竟不许.贞观十三,年褚遂良,
谏议大夫,兼起居注.太宗问曰:比知起居,
书何等事?大抵于朕,得观见否?见此注记,
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褚遂良曰:
今之起居,古左右史,记君言行,善恶毕书,
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太宗问曰:朕有不善,卿必记耶?褚遂良曰:
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何不书之?
黄门侍郎,刘洎进曰:君有过失,如日月蚀,
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人皆记之.
【原文】

贞观初,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比见前、后【汉史】载录扬雄①【甘泉】、【羽猎】,司马相如②【子虚】、【上林】,班固③【两都】等赋,此既文体浮华,无益劝诫,何假书之史策?其有上书论事,词理切直,可裨于政理者,朕从与不从皆须备载。』

【注释】

①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
②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辞赋家。
③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陽东北)人。汉明帝时为校书郎,善作赋。

【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监修国史的官员房玄龄说:『我发现【汉书】、【后汉书】记录有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这些文章文辞浮华,无益于对帝王的劝诫,为什么还要收录在史书上呢?今后,如果有人上书议政,只要言辞直率,道理中肯,有利于治国,不管我采纳与否,都必须记载在史书上。』

【原文】

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表请编次太宗文章为集。太宗谓曰:『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①、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宗社皆须臾倾覆。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竟不许。

【注释】

①陈后主(553 — 604):陈叔宝,字元秀。南朝陈的最后一个皇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嫔妃、文臣游宴,制作艳词。后为隋兵俘虏,病死在洛陽。

【译文】
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上书请求把唐太宗的文章编成文集。唐太宗说:『我的诏书和命令,如果有益于百姓的,史书都已经记载了,足以流传千古了。如果我的命令不遵循古训,扰乱了政务,即使辞藻华丽,也终将贻笑后人,这不是我所需要的。像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他们都有文集传世,可是他们的行为大都不可取,最后,社稷江山统统断送在他们手中。君主圣明与否,关键在于他的品性和行为,何必一定要有文章流传后世呢?』太宗最终不许编文集。
【原文】
贞观十三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于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耶?』遂良曰:『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黄门侍郎刘洎进曰:『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注释】
庶几:
1.差不多;近似。也说庶几乎或庶乎。 2.希望;但愿。 3.或许,也许。 4.有幸。 5.借指贤才。
【译文】
贞观十三年,褚遂良担任谏议大夫,兼任撰写帝王言行的起居注的史官。一次,唐太宗问他:『你的起居注,都写些什么呢?可不可以让君王自己看一看?我想看看起居注,用帝王的得失来警戒自己。』褚遂良劝阻说:『现在的起居注,就是古代记录帝王言语的左史,和记录帝王行为的右史。无论好坏全部记录下来,以期望帝王不做对国家不利的事情。可是,我却没听说过帝王自己要看关于自己的史书。』唐太宗说:『我有不好的言行,你们都记录下来了吗?』褚遂良说:『常言道,坚守道义不如尽忠职守。我的职责是记录历史,怎么可以不把一切都记录下来呢?』黄门侍郎刘洎说:『帝王有过失,就像日月有日食、月食一样,人人都看得见。即使褚遂良不记录,天下老百姓都会记住的。』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