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1|回復: 0

[其他] 【贞观政要】卷11诫太子诸王诗解1见不是事常谏太子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2-10-14 14:24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贞观政要卷11诫太子诸王诗解1见不是事常谏太子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题文诗
贞观七年,谓太子,左庶子之,于志宁与,
杜正伦曰:卿等辅导,太子常须,为说百姓,
间利害事.朕年十八,犹在民间,百姓艰难,
无不谙练.帝位每,商量处置,时有乖疏,
得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为说何由,
行得好事?太子,生长深宫,百姓艰难,
都不闻见!人主安危,所系不可,辄为骄纵.
但出敕云,有谏者斩,必知天下,士庶无敢,
更发直言.君主必,克己励精,容纳谏诤,
卿等常须,以此意共,其谈说每,见不是事,
极言切谏,令有裨益.贞观十八,谓侍,
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近自建立,
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
汝知饭乎?对曰不知.又谓曰凡,稼穑艰难,
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
又谓: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
劳苦者也,以时消息,不尽其力,如是可以,
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汝知舟乎?
对曰不知.曰舟所以,人君,水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
对曰不知.曰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也,
无道,受谏则圣.傅说言,可以自鉴.
【原文】
贞观七年,太宗谓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曰:『卿等辅导太子,常须为说百姓间利害事。朕年十八,犹在民间,百姓艰难,无不谙练①。及居帝位,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②,得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况太子生长深宫,百姓艰难,都不闻见乎!且人主安危所系,不可辄为骄纵。但出敕云,有谏者即斩,必知天下士庶无敢更发直言。故克己励精③,容纳谏诤,卿等常须以此意共其谈说。每见有不是事,宜极言切谏,令有所裨益也。』
【注释】
①谙练:熟练,熟悉。②乖疏:违背礼义,出现疏漏。
③克己励精:克制私欲,励精图治。
【译文】
贞观七年,唐太宗对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杜正伦说:『你们辅导太子,平常应该为他讲述百姓生活在民间的种种艰苦。我十八岁时还在民间,对百姓的艰难困苦非常清楚。登上帝位后,每逢商议事情如何处理的时候,有时还会出现疏漏,由于得到他人的谏诤,才有所醒悟。如果没有忠心的人对我直言进谏,我如何能做到为百姓办好事呢?何况太子长期生长在深宫之中,看不见、听不到百姓的艰难困苦。而且君主是关系到天下安危的人,更不能动辄就骄奢放纵。只要发个敕命,治罪大胆谏诤的人,那么天下官员百姓肯定没有人敢直言了。所以要克制私欲,励精图治,容纳别人的忠言直谏。你们应该经常把这些道理讲给太子听,每当看到他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应该勇敢直谏,使他能有所获益。』

【原文】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①,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消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傅说所言,可以自鉴。」』
【注释】
①古有胎教世子:相传周文王之母,为人端庄,很有德操。在怀孕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婬声,口不出傲言』。生下文王之后,文王聪敏异常。人称文王之母为能胎教。
②黎庶:黎民百姓。
【译文】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古时候有胎教世子的说法,我却没有时间考虑这事。但最近自设立太子以来,遇到事情都要对他教诲晓谕。见他准备吃饭时,便问他:'你知道饭是怎样来的吗?」太子回答说:'不知道。」我说:'凡是播种、收获等农事都很艰难辛苦,这些活儿全靠农民努力耕种。只有不去占用他们劳作的时间,才会常有这样的饭吃。」看到他骑马,又问他:'你知道马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太子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这是能够替人代劳的东西,要使它既劳作又得到休息,不耗尽它的气力,这样就可以常有马骑。」看到他乘船,又问他:'你知道船是怎样运行的吗?」太子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船好比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能浮载船,也能推翻船,你不久将做君主了,能不畏惧嘛!」我看到他在弯曲的树下休息,又问他:'你知道这弯曲的树如何能正直吗?」太子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这树虽然弯曲,打上墨线就可以正直成材。做君主的虽然有时难免会做出一些荒唐的事,但是虚心接受谏诤就可以圣明,这是傅说讲的道理,可以对照自己的行为作为鉴戒。」』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