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04|回復: 0

[其他] 【贞观政要】卷4求谏诗解4但思正人匡谏不忤竭诚极难开怀纳谏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2-10-8 17:12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贞观政要】卷4求谏诗解4但思正人匡谏不忤竭诚极难开怀纳谏题文诗: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
则自内省,而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民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乃致言语,
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
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使不合,
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
战惧岂肯,更进谏言!贞观十五,年时太宗,
问魏徵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为之何也?
魏徵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谏言者.
然古人云:未信而谏,以为谤己;信而不谏,
则谓尸禄;但人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
心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
不得谏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
如此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太宗谓曰:
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
之祸与夫,赴鼎镬之,与冒白刃,亦何异哉?
忠贞臣非,不欲竭诚.由竭诚者,乃是极难.
所以禹拜,昌言故岂,不为此也!朕开怀抱,
今纳谏诤;众卿尔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原文】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①,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②,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

【注释】

①怖慑:害怕的意思。

②嗔责:嗔怪,责备。

【译文】
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诚的人匡救劝谏,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此外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

【原文】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徵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徵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①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②。」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③。』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④、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注释】

①谤:毁谤。

②尸禄:意思是占据官位拿着俸禄而不做实事。

③俯仰过日:马马虎虎混日子。

④鼎镬(huò):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

【译文】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魏徵:『近来朝臣都不议论政事,这是为什么?』魏徵回答说:『陛下虚心纳谏,本来应当有话说。然而古人说过:'不被信任的人劝谏,会被认为是毁谤自己;已被信任而不劝谏,就叫做尸禄。」但是人的才能气度,各有不同:胆小怕事的人,心存忠直而不能进谏;被疏远的人,怕不信任而无法进谏;贪恋禄位的人,怕不利于自身而不敢进谏。所以大家沉默不言,应付着混日子。』太宗说:『这些现象确实像你所说。我常想,人臣要劝谏,动辄害怕有死亡之祸,这和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因此忠贞的臣子,并非不想竭尽忠诚,竭尽忠诚实在太难了。所以夏禹听了好的意见要拜谢,岂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如今敞开胸怀,接受谏诤,你们无须因为害怕而不敢把想说的话说出口。』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