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8|回復: 0

[其他] 【贞观政要】卷4求谏诗解2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切磋以治忠谠匡恶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2-10-8 16:35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贞观政要】卷4求谏诗解2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切磋以治忠谠匡恶题文诗: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明主,能思短而,
益善暗主,护短永愚;隋炀帝也,好自矜夸,
护短拒谏,实难犯忤;虞世基亦,不敢直言,
或恐未为,罪之深也;昔箕子也,佯狂自全,
孔子亦称,其仁逮及,炀帝被杀,虞世基而,
合同死否?杜如晦曰:君有诤臣,虽无道不,
失其天下.仲尼称曰:直哉史鱼,其邦有道,
如矢其邦,无道如矢;世基岂以,炀帝无道,
不纳谏诤,杜口无言?偷安重位,而又不能,
辞职请退,则与箕子,佯狂而去,事理不同;
昔晋惠帝,贾后将废,愍怀太子,司空张华,
竟不苦争,阿意苟免.及赵王伦,举兵废后,
遣使收华,张华曰将,废太子日,非是无言,
乃由当时,不被纳用;其使者曰:公为三公,
太子无罪,被废言既,不从何不,引身而退?
华无辞以,答遂斩之,夷其三族.古人有云: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故真君子,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张华抗直,不能成节,
逊之于言,不足全身,王臣之节,固已坠矣.
虞世基位,居宰辅在,得言之地,竟无谏诤,
诚亦合死.唐太宗曰:公言是也;君须忠良,
辅弼乃得,身安国宁;隋炀帝以,下无忠臣,
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若君所行,
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
则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
朕今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
以成治道;公等各宜,务尽忠谠,匡救朕恶,
终不必以,直言忤意,辄相责怒.君臣共治.
【原文】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隋炀帝好自矜夸①,护短拒谏,诚亦实难犯忤②。虞世基不敢直言,或恐未为深罪。昔箕子佯狂自全③,孔子亦称其仁。及炀帝被杀,世基合同死否?』杜如晦对曰:『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仲尼④称:'直哉史鱼⑤,邦有道如矢⑥,邦无道如矢。」世基岂得以炀帝无道,不纳谏诤,遂杜口无言?偷安重位,又不能辞职请退,则与箕子佯狂而去,事理不同。昔晋惠帝⑦贾后⑧将废愍怀太子,司空张华竟不能苦争,阿意苟免。及赵王伦举兵废后,遣使收华,华曰:'将废太子日,非是无言,当时不被纳用。」其使曰:'公为三公,太子无罪被废,言既不从,何不引身而退?」华无辞以答,遂斩之,夷其三族。古人有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故'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张华既抗直不能成节,逊言不足全身,王臣之节固已坠矣。虞世基位居宰辅,在得言之地,竟无一言谏诤,诚亦合死。』太宗曰:『公言是也。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得身安国宁。炀帝岂不以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朕今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公等各宜务尽忠谠,匡救朕恶,终不以直言忤意,辄相责怒。』
【注释】
①矜夸:夸耀自己的长处。
②犯忤(wǔ):冒犯君上的尊严,违逆君上的意志。
③箕子佯狂自全:箕子,名胥余,是殷纣王的叔父。箕子去劝说纣王,纣王不听,他便披发装疯,被纣王降为奴隶。
④仲尼:孔子的字。
⑤史鱼:史,官名。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名(qiū)。史鱼自以不能进贤退不肖,以致死后仍以尸谏。
⑥矢:箭,如箭之直。
⑦晋惠帝(259—306):姓司马,名衷。武帝次子。素呆痴,听到百姓饿死,却说:『何不食肉糜。』太熙元年(290)继位,为西晋昏庸之主。
⑧贾后:惠帝之后。永平元年(291),引楚王玮入京,杀死重臣杨骏,自己专权,内乱遂从宫廷引向宗室。导致诸王之间相互残杀的『八王之乱』。后为赵王伦所杀。

【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明智的君主能时时反省自己的过失,并且不断加以改进,然而昏庸的君主总是力图掩饰自己的短处,蒙蔽视听。像隋炀帝,他自以为是,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又拒绝别人的意见,这样就再也没有人敢于直言不讳了。大臣虞世基不敢直言,或许这算不上什么大罪过。商代的时候,箕子假装发疯来保全自己,孔子还评价他仁义。后来隋炀帝被杀,虞世基难道就该一同去死吗?』杜如晦说:『君主身边有敢于直言的大臣辅佐,虽然自己治国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孔子曾经赞扬过忠臣史鱼,说:'卫国的大夫史鱼真耿直啊,国家有道义的时候他直言进谏,国家失去道义了,他还以死相谏。」虞世基怎么能因为隋炀帝无道,不接受忠言,就闭口不提意见呢。他身居要职,却苟且偷生,不肯辞官隐退,这和箕子装疯离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过去晋惠帝的皇后贾后要废掉愍怀太子,司空张华非但不据理力争,反而阿谀顺应贾后,苟全性命。直到赵王伦起兵废掉贾后,派使者捉拿张华时,张华说:'贾后废太子的时候,我不是不想阻止,只是怕贾后不会采纳我的意见。」使者说:'太子没有罪却被废掉,你贵为三公,怎么不站出来说话?即使你的意见不被接受,你又为什么不辞退归隐呢?」张华无言以对,于是他被斩杀,株连三族。古人说得好:'危难却不扶持,倾倒却不支撑,用这样的宰相有什么用呢?」所以君子虽然面临危难却依然能坚守节操。身居高位的张华既然不能成全自己的节操,而保全自己的性命,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已经不复存在。同样虞世基身为宰相,在该进言的时候却保持沉默,他的确该死啊!』唐太宗听后很赞同杜如晦的观点,说:『你说得对。君主必须有忠臣辅佐,才能够自身平安,国家太平。隋炀帝难道不是因为身边没有忠臣,看不到自己的过失,才使得罪恶和灾祸越来越大而导致灭亡的吗?如果国君行为不当,臣下又不尽职,只知道阿谀奉承,苟全性命,凡事只知道说好,那么这样的君主就是昏庸的君主,臣子就是阿谀的臣子。君主昏庸,臣子阿谀,那么距离国家的灭亡就为期不远了。现在我要使朝廷君臣上下,恪尽职守,戮力同心,共同成就一番功业。你们一定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及时地指出并纠正我的过失,我们君臣之间切不可因为开诚布公,指出彼此的过错而相互误会和怨恨。』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