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39|回復: 0

[儒家学说] 从『富之、教之』章看孔孟的治国思路以及新中国的成功

[複製鏈接]
生民无疆 發表於 2022-10-6 08: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适卫】子适往,到某地方去卫,冉有仆动词,驾御车马。亦作名词用,指驾车的人,子曰:『庶众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再,增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翻译孔子前往卫国,冉有随从驭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的很多!』冉有说:『人口既然这么多了,接下来又该如何?』孔子说:『富裕百姓们的物质生活。』冉有说:『物质生活富裕了,接下来还应该做什么吗?』孔子说:『教育并善导百姓的思想精神。』

孔子适卫(到卫国去)

孔子适卫(到卫国去)
管理学解释此章是〖论语〗中很重要的一章,因为它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孔子的治国思想。在其它一些地方,孔子也阐述过如何治理国家。但是相关阐述往往不成体系,也不是很具体。例如,孔子强调治国理政要『为政以德』。这没有错,但是这只是一个大的原则,比较笼统。具体如何来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孔子实际上没有特别详细的阐述。此章可算是孔子一个比较具体的阐述了。在孔子看来治理一个国家主要有两个工作要做:第一是要发展生产,使得人民过上好日子,第二,在上述基础上,发展礼乐教化,使得民众在思想上成人。如此一来,一个国家就会治理的比较好,就能够轻松实现『内圣而外王』。
当然,孔子的这样一个论述整体上还是比较笼统的。如何才能『富之』,如何才能『教之』,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特别具体的阐述。这个工作要等到孟子来完成了。
和孔子一样,孟子将仁政作为治理国家的思路。孟子认为,教化人民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所在。但是人民只有在吃饱肚子、不饥不寒的前提下才能对之进行教化。吃不饱肚子,必然是没有接受教化的意愿,必然是各种坏事都会做地出来。吃不肚子也能心向教化的,只有部分士君子了『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见〖孟子.梁惠王上〗
那么如何才能让人民吃饱肚子、不饥不寒呢?孟子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的要求。
一、 不违农时,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民众经常被征集到前线打仗。再加上统治者奢侈无度,民众在打仗之外还要为其修造陵寝、宫殿等。如此一来,耽误农时是经常的事。而这会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对百姓的生活构成重大影响。所以孟子强调不误农时。另外,民众受自身利益驱动,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竭泽而渔,造成对山林湖泊的过分使用和破坏。因此政府要建立法规来协调生产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孟子认为这样就可以做到『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而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二、为民制产。孟子认为,民众的生活无忧不是实行『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就能够轻松解决的。生活无忧更主要的依赖于民众拥有比较充足的、属于自己的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如此一来,民众才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棉麻等生活资料,一家人才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甚至一家需要多少田地、多大的宅基地,孟子都有明确的计算。〖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也就是说按照当时的亩产量以及亩制,孟子认为一家大致需要『五亩之宅』、『百亩之田』。
春秋以后,井田制已经被破坏,权贵地主经常依靠自己手中的权力侵占民众的土地。因此孟子认为为民制产要从重新划定各自土地的边界开始。如此一来,才能切实做到为民制产。『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自然对周礼和周制比较欣赏,希望恢复以前的井田制,以此保证人人、家家都有一份自己的土地。〖孟子.梁惠王上〗:『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三、轻徭薄赋。战国时期,战乱频仍,再加上统治者荒淫无度,导致加在人民头上的负担越来越重,生活苦不堪言。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节制自己的欲望,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做到『省刑罚,薄税敛』。具体而言,孟子希望先前十税一的税收政策。并且要按照年景的好坏及时加以调节。〖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借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
做到了这些,孟子认为就基本上可以使得民众衣食无忧,可以『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了。接下来就可以对之进行教化了。而所谓的教化在孟子看来也就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具体来说就是国家投资广办学校,大力开展以『孝悌忠信』为内容的民间教育。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得全社会上下团结一致,就『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就可以『王天下』了。
当然,孟子的这些规划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但在其活着的时候没有实现,就是在整个传统社会,也只有为数不多的时间里能够基本做到。大多数时代则既做不到为民制产,也做到教化民众。主要原因则是秦以后中国实行土地私有制,政府不限制土地兼并。这样一种基本的经济制度安排使得儒家『为民制产』的愿望往往落空只有王朝初立、社会无主荒地较多时,比较容易做到为民制产。经过一段时间的土地兼并,一般到王朝中后期,大多数土地又重新集中到少数权贵地主手中,虽然孔孟学说被大多数王朝立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而由于大多数民众缺乏土地等恒产,所谓的教化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无从谈起了。
孔孟的治国理想只有到了毛泽东领导下的新中国才得到了完整、彻底的实现。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虽然是信仰马列主义,有些时候甚至还要批判孔夫子和儒家,但实际上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继承者。这不仅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传统文化『修己安人』、『天下大同』的核心理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还体现为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将孔孟两千年前提出却又未曾真正实现的『仁政』理想变成了真正的现实。
1949年,经过三大战役的中国共产党刚刚在全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立即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土改运动。经过土改,全国有三点五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分得了土地。同时国家没收了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官办企业并将其改造为全民所有的国营企业。1953年,经由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后,又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土地公有制和企业所有制,使得广大工人和农民千百年来第一次真正地成为土地和生产资料的主人。如此一来,困扰中国数千年的土地兼并以及由此导致的农民无地问题得到了彻底地解决。也就是说,毛泽东领导下的新中国第一次真正、彻底地实现了孔孟所设想的『为民制产』之理想。其后新中国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巨资发展教育事业。一方面开展广泛的扫盲运动,一方面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改变了旧中国文盲遍地、教育极端落后的局面,培养了一大批有着社会主义理想和道德的青年人才。下图显示了新中国1949-1963年,短短十五年时间内所取得的教育成就。
土地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表征人民生活水平的人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在这一时期开始迅速增长,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新中国的认同感,激发了他们保家卫国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大幅度落后的情况下,之所以还能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根本原因就在于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为民制产』、大力发展教育让千千万万出身平民家庭的孩子念书的大仁政。这种大仁政将全国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真正做到了万众一心、上下同力,从而有效弥补了武器装备全面落后于敌人的劣势,最终迫使美帝国主义在板门店停战书上签字。而『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产业工人之所以能够在一没有设备、二没有技术的情况下,克服重重苦难,创造三年拿下大庆油田,在崇山峻岭中建成难度系数极高的宝成铁路、红旗渠等一系列人间奇迹,根本原因也在于这种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感。从这样一个意义上说,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不但是孔孟『仁政』治国思想的继承者和实现者,也从根本上证明了孔孟治国思想的正确性,特别是有力地证明了孔孟的『仁政』并非长期以来有些观点所认为的那样脱离实际、那样迂阔。
孔孟的治国思想甚至在今天的一些优秀企业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深圳华为集团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经历短短三十多年的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已经成长为世界范围内的著名高科技巨头。而其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员工持股制。目前为止,一半以上的华为员工大约9万人持有公司的股票,是公司真正的股东和主人。而作为公司创办人的任正非只持有1%多一点的股份;二是持续不断的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持续不断的自我批评活动。前者可看作是孔孟『为民制产』理想在华为的实现,后者则是儒家教化思想在华为的具体化自我批评实际上是儒家所坚持的自我反省的一种新形式。这两项措施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华为各级领导和员工的积极性,使其上下团结一致,胜则举杯同庆,败则拼死相救,最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困难,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跨国巨头。华为的成功说明,孔孟的治国思想是贯穿一切的管理大道,不但可以用来治国,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也是毫无问题的。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