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34|回復: 0

[医药临床] 吴茱萸汤治疗呕吐涎沫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患者俞某,女,36岁。2017年因呕吐涎沫就诊于我中心,之前曾就诊当地某医院,西医治疗无效,故求治于中医。刻诊见呕吐涎沫、连续不止、头痛、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自述半年前因感寒后发病。

处方:吴茱萸10g,党参10g,大枣12枚,生姜20g,3剂,水煎服。患者3日后来诊,其母诉,患者第1天,服药1次,呕吐涎沫频率减少;服药第2次,呕吐涎沫停止。

此例病例疗效明显是因为使用了吴茱萸汤原方。〖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肝寒犯胃而上逆于巅,故见干呕吐涎沫、头痛等症。治以吴茱萸汤温肝胃、散寒饮。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以辛热入肝、胃、脾、肾经的吴茱萸,暖肝温胃,下气降逆,和中止呕,为君药;重用生姜为臣药,意在温中止呕,和胃降逆,助吴茱萸散寒降逆止呕;〖医学衷中参西医录〗曰:『古之人参即今之党参,故以党参补气健脾,以复中虚为佐药。』大枣甘缓和中,既助党参以补虚,又可配生姜以调脾胃,且可制约吴茱萸、生姜之辛燥,为使药。共奏温中补虚,抑阴扶阳,降逆止呕之功。此病例方证对应,故疗效显著。(于志刚 吉林省临江市建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