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4|回復: 0

[医药临床] 〖名医名方〗·祛风解毒汤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8-2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石恩骏,1953年出生,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贵州省名中医,贵州省文史馆馆员。曾先后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参与〖医林拔萃〗〖贵州中医耆宿录〗等书编写,主编〖贵州名医名方选析〗〖石家百年医案精选〗〖石恩骏<神农本草经>发微〗等书。从医近50载,对内、妇、儿科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组成:蝉蜕6克,僵蚕6克,连翘6克,紫花地丁15克,赤小豆15克,苦参10克,地肤子12克,土茯苓25克,甘草9克。

功效:祛风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多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急性肾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肠炎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方解:此方为治疗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常用方。石恩骏认为,风邪善行而数变,多侵袭人体卫表,然与湿热相合,亦能深入脏腑血脉。过敏性疾病患者素体湿热内盛,致敏因素又常与风邪有关,外风合内湿热则成为此病的病理基础。治疗当以祛风药与清热解毒利湿药联用。

方中蝉蜕、僵蚕散风消肿;紫花地丁、连翘、赤小豆、甘草清热解毒;苦参、土茯苓、地肤子利湿解毒。诸药合用,透解脏腑气血久郁之风热湿毒。

临床加减:热重加青蒿、蒲公英、生石膏、大黄、栀子;血分有热加生地、丹皮、赤芍、玄参;湿重加薏苡仁、竹叶、茅根、滑石;阴伤加石斛、芦根、玄参、麦冬;痰浊甚加竹茹、天竺黄、瓜蒌、胆星;痒疹加银花藤、夏枯草。

典型案例:李某,男,21岁。患者两周前感冒,恶寒发热,鼻塞咽痛,治疗后诸症稍缓。1周前体温复起,微恶风,全身酸软,咽痛,微咳,双下肢及臀部泛起紫红色疹块,高出皮肤,略有痒感,小便黄少,口干渴,心中烦,经中西医治疗,病情反复。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细数。血沉:40mm/h,血小板计数:140×109/L,白细胞: 13×109/L,中性84%,淋巴13%,嗜酸细胞3%,尿蛋白(+)。诊断:过敏性紫癜。此为风热湿毒,伤于血络,溢于肌肤,宜清热凉血,祛风利湿,以祛风解毒汤加减。

处方:蝉蜕9克,僵蚕9克,紫花地丁15克,地肤子12克,连翘9克,赤小豆15克,苦参9克,土茯苓12克,青蒿15克,生地12克,藕节15克,甘草6克。

2剂后体温渐退,紫癜颜色变浅,未有新紫癜出现,小便仍黄少,脉浮数,苔薄白腻。考虑风热略退,湿邪未尽,遂于上方去青蒿,加苡仁15克、白茅根18克。3剂后小便量明显增多,紫癜已近正常皮肤,继服2剂而痊。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何钱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Y)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