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30|回復: 0

[史學] 从考古材料看西藏高原的史前人类活动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0-10-11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人类何时踏上青藏高原并开始在这一地区发展自己的文化?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观察,考古材料仍是最重要的证据,这包括田野考古中人类文化遗存的发现,也包括对其他学科有关高原人类及其环境变迁分析的关注。
    此前曾在西藏羌塘地区和藏南河流阶地发现过h1些石器遗存,如定日县苏热、日土县札布和夏达错东北岸、班戈县色林错各听、吉隆县哈东淌和缺得淌、日土县贡崩等地点。研究者根据地貌环境和石器工具特征分析,认为多属于晚更新世的文化遗存,表明人类在高原的活动可能早至旧石器时代晚期。近年来高原北部发现一批晚更新世的石器遗存,为考察人类最早向高原进发的时空特点提供了新证据。
    青海地区早年发现过小柴旦地点等旧石器时代遗址,近年又有青海冷湖1号地点、黑马河1号地点、江西沟1号地点、娄拉水库地点、沟后001地点、下大武地点和冬给错纳湖1―5号地点等遗存的发现和研究。经实验室测试,这批石器遗存都在距今1~3万年之间,与西藏发现的旧石器多有相似,总体上是一种小型石片工具、石叶和细石器工业传统,石制品包括有石核、细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刮削器,修理石叶及修理石片等,一些“石核与石叶均体现了与勒瓦娄哇石叶剥制技术相似的风格,这种技术特点与宁夏水洞沟遗址出土的石制品相近似,年代也大体接近甚至更早,似乎让入窥见有这种技术标识的人类群体向高海拔地区探索的步履”。这个观察对探讨高原人群的来源是一个重要提示。在遗址中发现用于堆砌火塘的砾石和火塘中的“烧石”、数十件中型哺乳动物的碎骨、蛋壳碎片等,都显示了当时高原人群是小规模群体的狩猎和采集。在石器工具组合上,也可以明显看到这是与草原荒漠地貌区狩猎、采集活动相适应的人工制品。在中国北方乃至更广大的东亚北部地区,这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最主要的工具类型和生业标志。
    古环境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在距今12,5万年和距今3,5万年左右的“广义末次间冰期”中,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5℃f当时全球平均值仅为高1―2℃),此时正是现代人类形成的关键时刻,相对温暖的“间冰期”气候环境使晚期智人具备了更强的移动能力,他们突破了早期人类沿海岸线移动的局限。开始涉足内陆高原等更广阔的未知地区,人类在不同地理单元之间长距离、大跨度的频繁迁徙和交融,大大提升了晚期智人的行为能力、技术水平和人口规模,在距今3―5万年的时候,晚期智人几乎扩散到了新旧大陆的每一个地区。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认为,约6万年前现代人类祖先的一支曾沿着南亚近海地区自西向东扩散,携带Y染色体D―Ml74的人群由南向北进入了东亚,其中一个带Y染色体Ml22突变的人群在2―4万年前到达北方的黄土地区,他们是现代汉藏语系人群的祖先。这个观点来自国内外分子生物学有关东亚和中国现代人类来源的最新研究。青海地区迄今所知的旧石器晚期遗存都在距今3万年以内,明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特征表明,最早向青藏高原进发的人群应主要来自高原东北缘的黄土地区,他们是 Y染色体Ml22人群中最勇敢的一支,可以称为“亚洲现代人类高原群”。他们从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北缘起步,克服了低温缺氧、可食用资源分布不均匀等各种阻碍,在生产技术和生业方式上从此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高原特色。
    西藏史前人类活动在距今7000―5000年间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期。古气候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在距今8700―7000年到4000―3000年期间,是整个全新世气候的最佳期、多数地区(尤其是高原东部和南部)距今7000―6000年时的平均气温比现代要高4―5℃,年降水量比现代要多l00―200毫米,十分有利于人类活动。地处高原东部横断山区的昌都卡若遗址,正是这个时期人类活动的代表。卡若遗址两次考古发掘都出土有栽培作物“小米”(粟)(Setaria italica (L)Beauv),这是5000年前高原种植农业的标志,也是目前所知西藏最早的粮食作物。粟的出现,从此改变了高原人群的采食结构,其居住方式也开始从移动性狩猎采集的散居,有可能转变为固定的村落聚居,同时也使高原人类活动出现更大规模的聚合。一方面,北方粟作农业的扩散,显示了邻近黄土地区人群可能向高原迁移,从“卡若文化”陶器、石器、骨器等文化因素上,可以看出藏东横断山区与黄河上游“这相邻的两个地区之内,古代的文化交流似乎非常密切”。黄河上游大地湾、庙底沟、石岭下、马家窑等新石器文化都是以粟作农业为主,距卡若遗址最近的甘青两省东南部新石器时代遗址海拔多在1800―2200米,最高为3000米,对这些遗址时代海拔、数量、规模等诸要素的统讨显不,距今5500―5000年间有文化扩散的趋势。北方新石器时代具有优势文化特征的小米(粟)能在5000年前移种西藏高原,这个文化行为极有可能包括了掌握粟类种植技术的人群向高原的迁移,他们在这一时段将粟作技术带。到高原,实现了5000年前小米在西藏高原的成功移植。体质人类学的分析也表明,青藏高原的藏族与陕西及河北的汉族的体质特征最为接近,与南方汉族相距较远。他们“是从西藏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发展而来,经华北古代居民的不断迁入和混杂,逐渐形成了今日藏族的体质类型”。
    另一方面,西藏高原农业的扩散和“大暖期”出现、还导致高原内部人群发生新的聚合与流动。高海拔区的狩猎一采集人群可能通过近距离贸易交换得到粮食、陶器和工具等生活,必需品,从而在广袤的羌塘高原形成了既有游动区域,又与相邻文化有交流接触的狩猎文化群团:轲谷低山区以种植农业为主的定居人群,除了与狩猎文化群团保持着互动关系,还发展了有稳定区域与人口规模的农耕文明。在距今4000―3000年时,他们实现了由粟类作物向麦类作物(青稞)的转变,为高原史前期更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 李永宪)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