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1|回復: 0

[儒家学说] 【韩诗外传】卷10诗解3齐宣王以贤臣为宝灾丘欣杀蛟龙雷神击眇子左目要离以辞得身言不可不文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11-30 20:25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韩诗外传】卷10诗解3齐宣王以贤臣为宝灾丘欣杀蛟龙雷神击眇子左目要离以辞得身言不可不文
题文诗:
齐宣王昔,与魏惠王,会田于郊.魏王:
亦有宝乎?齐王曰无.魏王曰若,寡人小国,
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
奈何万乘,国无宝乎?齐王曰吾,之所以为,
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之,守南城则,
不敢,为寇泗水,上有十二,诸侯皆朝;
臣有盼,子者使之,守高唐则,赵人不敢,
东渔于河.吾臣黔夫,者使之守,徐州则燕,
人祭北门,赵祭西门,从而归之,者十千家.
臣有种首,使备盗贼,道不拾遗.吾将以照,
千里外岂,特十二乘!魏王惭愧,不怿而去.
经有: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以贤为宝.东海勇士,曰灾丘欣,勇猛闻天,下遇神渊,
曰饮马也,其仆曰饮,马于此者,马必死也.
曰以欣之,言饮之也.其马果沈.灾丘欣去,
朝服拔剑,入三日三,夜杀三蛟,一龙而出,
雷神随而,击之十日,十夜眇其,左目要离,
闻之往见,曰欣在乎?曰送丧者.往见欣于,
墓曰闻雷,神击子也,十日十夜,眇子左目.
夫天怨不,全日人怨,不旋踵,至今弗报?
叱而去墓,上振愤者,不可胜数.要离归谓,
门人曰欣,天下勇士;今日我辱,之人中其,
必来攻我,暮无闭门,寝无闭户.灾丘欣果,
夜来拔剑,住要离颈,有死,罪三,
我以人中,死罪一也;暮不闭门,死罪二也;
寝不闭户,死罪三也.要离曰待,我一言子,
有三不肖,昏暮来谒,不肖一也;拔剑不刺,
不肖二也;刃先辞后,不肖三也.能杀我者,
毒药之死.灾丘欣引,剑而去曰:所不若者,
惟此子尔!传曰公子,目夷以辞,得国,
要离以辞,得身,不可不文,犹若此乎!
经有:辞之怿矣,民之莫矣,言以表意.【原文】  齐宣王与魏惠王会田于郊。魏王曰:『亦有宝乎?』齐王曰:『 无有。』魏王曰: 『若寡人之小国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无宝乎?』齐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之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水上有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之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之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从而归之者十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之备盗贼,而道不拾遗。吾将以照千里之外,岂特十二乘哉!』魏王惭,不怿而去。诗曰:『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译文】
齐威王、魏惠王在效野约会狩猎。魏惠王问:『齐国也有什么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说:『我的国家虽小,尚有十颗直径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车子的大珍珠。以齐国之大,难道能没有宝贝?』齐威王说:『我对宝贝的看法和你可不一样。我的大臣中有位檀子,派他镇守南城,楚国不敢来犯,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贺。我的大臣中还有位盼子,使他守高唐,赵国人怕得不敢向东到黄河边来打渔。我的官吏中有位黔夫,令他守徐州,燕国人在北门、赵国人在西门望空礼拜求福,相随来投奔的多达七千余家。我的大臣中有位种首,让他防备盗贼,便出现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这四位大臣,光照千里,岂止是十二乘车子呢!』魏惠王听了面色十分惭愧。
【原文】
  东海有勇士曰灾丘欣,以勇猛闻于天下。遇神渊曰饮马,其仆曰:『饮马于此者,马必死。』曰:『以欣之言饮之。』其马果沈。灾丘欣去朝服,拔剑而入,三日三夜,杀三蛟一龙而出,雷神随而击之,十日十夜,眇其左目。要离闻之,往见之,曰:『欣在乎?』曰:『 送有丧者。』往见欣于墓,曰:『闻雷神击子,十日十夜,眇子左目。夫天怨不全日,人怨不旋踵。至今弗报,何也?』叱而去,墓上振愤者,不可胜数。要离归,谓门人曰:『灾丘欣、天下之勇士也。今日、我辱之人中,是其必来攻我。暮无闭门,寝无闭户。』灾丘欣果夜来,拔剑住要离颈曰:『子有死罪三:辱我以人中,死罪一也;暮不闭门,死罪二也;寝不闭户,死罪三也。』要离曰:『子待我一言:〔子有三不肖,昏暮〕来谒,不肖一也;拔剑不刺,不肖二也;刃先辞后,不肖三也。能杀我者、是毒药之死耳。』灾丘欣引剑而去,曰:『嘻!所不若者,天下惟此子尔!』传曰:『公子目夷以辞得国,今要离以辞得身。言不可不文,犹若此乎!』诗曰:『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注释】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出自【诗经·大雅·板】辞①之辑②矣,民之洽③矣;辞之怿④矣,民之莫⑤矣。
【注】①辞:政令之辞。②辑:缓和协调。③洽:融洽。④怿(yi):败坏,一说喜悦。⑤莫:通『瘼』,灾难,一说安定。
【释义】发布政令的语言缓和,老百姓则融洽;言辞和悦,则百姓安定。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