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33|回覆: 1

[史學] 諸葛亮傳一

[複製連結]
國學萌 發表於 2018-5-6 23: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諸葛亮傳1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爲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爲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爲【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爲信然。

諸葛亮

諸葛亮

【諸葛亮傳】是西晉史學家陳壽爲諸葛亮所作的人物傳記,作者陳壽(233-297),選自【三國志】。主要講述了諸葛亮在三國時期的事跡和個人的人格。

傳文引錄中寫著,諸葛亮上表云:『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世人們基本只記得劉備去隆中草廬請諸葛亮的次數,一而再,再而三。其實之所以『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不單單是因爲劉備的多次拜訪,更是因爲兩人人之間年齡、地位和資歷的差距非常懸殊。從全文來看,諸葛亮開始說的是自己『卑鄙』,即地位身份的卑下鄙賤,而劉備卻多次枉駕屈尊;之後,才提到三次來訪草廬。這點是諸葛亮最爲感動感激的,劉備沒有介意年齡、地位和身份的差別,然後才是來訪次數的頻繁。大概因詩聖杜甫『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千古絕唱的影響,後世的眼光僅僅聚焦於『頻繁』,反倒將『卑鄙』與『枉屈』有所忽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8-5-9 17:17 | 顯示全部樓層
不單單是因爲劉備的多次拜訪,更是因爲兩人人之間年齡、地位和資歷的差距非常懸殊。從全文來看,諸葛亮開始說的是自己『卑鄙』,即地位身份的卑下鄙賤,而劉備卻多次枉駕屈尊;之後,才提到三次來訪草廬。

有見地!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