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92|回覆: 0

[漢語詞典] 語篇互文性的語用分析(1)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3-4-8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文學網
『任何語篇都是由引語拼湊而成,任何語篇都是對另一語篇的吸收和改造』。(Bakhtin,in Kristeva 1986:37)Kristeva(1986)把語篇的這一特性稱爲『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互文性研究的歷史恐怕與語文學(philology)的歷史一樣長。只是以前人們一直把它等同於語源研究(source study),即爲了解釋某一語篇的意義而去尋找和確認與之相關的現存文獻或語篇。這種研究在方法上是實證主義的,即事先存在給定的相關語篇,等待著研究者去發現。但是,Kristeva指出,一個語篇是對『一些語篇的重新排列,是一種互文組合:在一個語篇的篇幅內,來自其它語篇的言論相互交叉和中和。』(1986:36)Kristeva使用『互文性』這個詞,就是要表達語篇生成過程中相互交叉的各種語料的這種複雜和異質的(heterogeneous)特性。她所強調的是語篇重新組合或轉換的內部過程,在此過程中來自其它語篇的語科按其功能被結合成一個新的有意義的語篇。
    1.互文性的分類
    迄今,人們對互文性的分類做了許多嘗試例如,Kristeva(1986)區分了水平(horizonta1)互文性和垂直(vertica1)互文性。前者指一段話語與一連串其它話語之間的具有對話性的互文關係,後者指構成某一語篇較直接或間接的那種語境,即從歷史或當代的角度看以各種方式與之相關的那些語篇。Jenny(1982)把互文性分爲強勢的(strong)和弱勢的(weak);前者指一個語篇中包含明顯與其它語篇相關的話語,如引言,抄襲等,後者指語篇中存在語義上能引起對其它語篇聯想的東西,如類似的觀點,主體思想等。Fairclough(1992)區分了顯著 (manifest)互文性和構成(constitutive)互文性。與Jenny的強勢互文性一樣,顯著互文性是指一個語篇中標明的與其它語篇的互文關係:『在顯著互文性中,其它語篇明顯地存在於所分析的語篇中,它們被語篇的表層特徵,如引號,明確標示或暗示』;構成互文性指一個語篇中各種體裁或語篇類型規範(conventions)的那種複雜關係,它『是語篇生成中涉及的那些話語規範的組合』。(Fairclough1992:l04)
    但是,上述這些分類均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例如,Kristeva的區分所依賴的語篇的水平軸和垂直軸事實上與Saussure所提出的詞的橫組合和縱聚合關係有異曲同工之處。水平互文性強調發話人如何根據別人的話來組織自己的話語;垂直互文性強調一個語篇充滿了其它語篇的片斷,人們在試圖理解該語篇時必須具備一定的關於這些語篇的知識。Fairclough所做的區分顯然不包括一個語篇中沒有註明的但卻是屬於別人的那些話語,而這類互文性可以說司空見慣,尤其在新聞語篇中(見Bell 1991)。另外,這兩種互文性往往相隨而生,難以分開。例如,如果一個語篇引用某人的幾行詩(顯著互文性),那麼它也同時引起了讀者對詩歌體裁規範(構成互文性)的聯想。本文將從讀者或分析者的角度把互文性分爲『具體的』(specific)和『體裁的』(generic)兩種。前者指一個語篇包含有具體來源(即寫作主體)的他人的話U語,這類互文性能夠涵蓋上述的強勢互文性、顯著互文性和不加標明引用他人話語而產生的互文關係。後者指在一個語篇中不同風格(style)、語域(register)或體裁(genre)的混合交融,即Bakhtin(1981)所說的『異體語言』(heteroglossia)。它們涉及的不是個體主體,而是集合主體,如某一社會階層或群體。
    2.互文性分析的困難
    互文性這個概念的提出對於話語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它使我們能夠在某一語篇與其它語篇的相互關係中來分析和評價該語篇結構成分的功能以及整個語篇的意義和價值。然而,互文性研究從一開始就面臨諸多困難。首先,互文性並不表示一種穩定的界限分明的關係。當然,對某個語篇互文關係的一種建構可以會比另一種更可信;但是任何這種建構都產生於某種閱讀目的或興趣。這意味著不同的讀者在不同的時代對同一語篇可能建構出不同的互文關係。其次,根據Krlsteva的理解,互文性不一定局限於各種表義系統在特定語篇中的表現形式,它是指一種文化的一般形態,這種形態是一個複雜的代碼網絡,具有異質彌散的語篇實現形式。解構主義者(deconstructivist)基本上接受了Kristeva這種觀點。他們認爲、語篇的任何邊界都不復存在,它變成了一個由無數互文關係構成的無限的網絡;語篇性(textualilv)變成了互文性(見Leitch 1983)。因而每個語篇因其與另一語篇相關,都是互文的(Barthes 1979:77)。『每個語篇都被表明以一種最難以捉摸的同化方式包含著其它語篇;這種同化作用既是心理分析也是純修辭批評研究的課題。任何我們認爲屬於能與語篇的字母相分離的精神的或意義的東西都仍存在於互文的範圍之內。』(見Bloom et al:viii)Culler (198l:l09)道出了互文性分析所處的兩難境地。它『因其所表示的廣大而不明確的語篇空間,是個難以使用的概念。但是,當人們把它的範圍縮小以使之更加有用時,他們或者陷於傳統的實證主義的語源研究,或者只是爲了釋義方便而把以前的相關語篇一一列出』。換言之,互文性這個概念,唯其具有具體清楚的所指才是可以操作的,但是縮小它的所指範圍也就削弱了其描寫整個語篇的互文關係網絡的能力。
    Frow(1986:157)提出了互文性研究的目的和原則。『提及另一語篇就會含蓄地觸及一個體裁的規則中包含的全部的潛在意義。因此,辨別某個語篇所涉及的那些具體的語篇就不那麼重要了』,『關鍵的是,能否建構出該語篇所賴以形成的那些標準結構(canonical structures)。具體的互文關係在這一建構過程中可能是重要的線索,但是它們本身從來也不是目的。』(1986:157)Frow在這裡強調的是,互文性分析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建立一個『客觀的歷史體系』或者『客觀的語篇序列』,『它只能是對建構某種相關關係的全局價值(例如其效果、帶來的快樂、產生的說教或政治興趣)的一種評價』。所以,互文性分析必須有別於語源研究,前者強調閱讀的過程,而不是對具體相關語篇的辨認;這種辨認既不是互文分析的出發點也不是其目的。互文材料很少只是被簡單地嵌入某一語篇,而是根據該語篇內部的邏輯關係和語義結構被重新加以利用。因此互文性分析的重點應該是考察互文材料在特定語篇中的語義功能和結合的方式與和諧程度。
    3.互文性的語用分析
    互文性研究一直局限於文學批評。但是,近年來它在語篇分析,尤其是在『批評語言學』(critical linguistics)中,受到越來越多的注意。批評語言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新聞報刊等非文學語篇,目的是通過語言分析揭示語篇中隱含的意識形態意義和權力關係以及語言對社會過程的介入作用。新聞報導中充斥著各種形式的直接和間接引語以及來源未加任何說明的他人的話語;這些引語和『抄襲』來自各種渠道,信息來源廣泛,代表著各種人(通常是有權者)的利益和意識形態。Fowler(199l:228)指出,『如果批評語言學主要關注的是報紙語篇的意識形態意義,那麼研究那種語篇與其撰稿人的消息來源之間的關係就是極爲重要的。』批評語言學家在對引語的研究中繼承了Volosinov和Bakhtin的理論和方法(見Volosinov l973;Bakhtin 1981),重視引述者的話語和引語之間的動態關係。這種關係可以概括爲三個方面:(1)引語和引述者的話語之間在多大程度上是界限分明的,即引述者在多大程度上把引語的『聲音』與自己的聲音融爲一體或者相互分開;(2)轉述語境在多大程度上支配或影響讀者對引語的理解;(3)引語在多大程度上表達了原話的人際功能意義(見辛斌1998)。我們認爲考察這種動態關係對於分析任何語篇的具體互文性都是至關重要的。
    Bakhtin(198l:264)指出,『小說可以被定義爲藝術地組織起來的社會話語類型的一種多樣性(有時甚至是語言的多樣性)和個體聲音的多樣性。』任何一種民族語言的內部都存在不同的典型群體行爲、不同的社會方言和地域方言以及職業專門術語、不同的體裁和不同的年齡性別語言等等。『小說通過這種社會話語類型的多樣性和在這種條件下活躍的不同的個體聲音來和諧地組織表達其所有主題、世界上的全部客體以及描述和表達過的結構統一性,它們幫助異體語言進入小說;每一種異體語言都容許多種聲音和各種(總是具有或多或少對話性的)聯繫和相互關係』。雖然Bakhtin在這裡談論的只是小說,但是根據他的理論,任何語篇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上述這樣的對話性和體裁多樣性。
    Fowler(1982)把具體語篇涉及的不同體裁分爲『類』(kind)和『式』(mode)。前者指的是通常意義上的體裁,由一組特定的語義和形式特徵來定義。類總是用名詞表示,在英語裡,This work is a Z這樣的命題中的Z通常表示一個類。式與類有對應關係,但它們只是有其對應類的部分特徵。式總是用形容詞來表示,例如在英語裡的narration/narrative,poetry/poetic,drama/dramatic等成對詞中,前者表示類。後者表示式。a comic play幾乎相當於a comedy,但是,comic這個式也常常用於修飾其它的類。例如當我們把Jane Austin的小說Emma稱爲a comic novel時,我們的意思是,這部分屬於喜劇式和小說類。Fowler對類與式的區分表明了這樣的一個事實:整體上屬於某一個體裁的語篇可以(而且往往)具有其它體裁的特徵。我們認爲這就是Bakhtin所說的異體語言和本文所說的體裁互文性。
    語篇的體裁互文性也可以被視爲不同聲音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但這些聲音不屬於任何個體,而是屬於不同的群體。可以說體裁的分類與社會群體或階層的分類密切相關。某一群體或階層使用或壟斷一種(些)體裁,另一群體使用或壟斷另一種(些)體裁。其結果,每一種體裁或式都有自己的語義潛勢(meaning potentia1),包括具體的語義範疇、適當的主體地位、修辭方式和使用規則等;它們代表著不同社會群體或階層的利益,適合於表達不同群體的立場觀點或意識形態。作者或讀者在創作或閱讀任何語篇時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依賴這種語義潛勢並從中作出選擇。因此,體裁互文性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應該是考察語篇中各種類和式的混合交融表達了怎樣的意識形態,以及這種體裁或式的混合是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幫助作者達到其交際意圖或目的的。請看下面這個廣告語篇: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