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74|回覆: 0

[專家評論] 聯合早報:[薛涌]是否會出現高增長的美國和低增長的中國?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9-2 1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聯合早報
      
  美國經濟衰退的正式結束,如今已有三年了。在這三年中,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平均增長率僅2.4%,今年恐怕還達不到這個水平。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增速剛剛跌破8%,這在許多人看來就已經是山雨欲來了。美國的經濟如果出現百分之四五的增長就非常健康,怎麼中國的增長破了八就讓那麼多人大驚小怪呢?
  我們聽到的最常規的解釋是:中國是發展中經濟,美國是發達經濟,所謂快慢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中國速度』天生就高於『美國速度』。這也是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中國在未來幾年的時間,將超過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原因。
  那麼,GDP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天生』的增長速度是否能夠具體分析?簡單地說,GDP是一國人均產值乘以人口。或者說,GDP主要是每個勞動人口創造的產值相加的結果。畢竟,兒童和退休人員基本上不工作。所以,增長要看兩個因素:一是勞動力的人均產值,一是勞動力的數量。
美國退休年齡高於中國
  對於勞動力的數量,人口學家已經有所估算。在2000至2050年間,中國人口從不到13億將增長到14億多,增幅16.53%。美國人口從不到3億將增長到4億,是46.59%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在這一段時期,中國15至64歲的人口會減少10%,美國則將增長42%。可見,美國不僅人口上漲幅度遠遠超過中國,而且勞動人口和總人口的上漲幅度相距不遠,說明老齡化來得比較溫和。中國則是在總人口緩慢增長的情況下勞動人口出現萎縮。這意味著急劇的老齡化。當然,這還沒有把退休年齡考慮進去。美國的退休年齡一般在65歲,不久將延長到67歲。美國經濟白領化程度高,服務業份額重,比較能夠給老人創造就業機會。中國的退休年齡依然是男60女55,繁重體力勞動則更低,爲男55女45。很難想像在短時間內中國的退休年齡能提高到美國的標準。這些因素,使中國勞動力的供應更加緊張。
  中國近三十年的經濟起飛,和15至64歲人口的增長密切相關。從1980年到2010年,這個年齡段的人口在中國總人口中的比率,從不到60%直線上漲到了72%以上,上漲了13個百分點。美國這個年齡段的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率則出現了起伏:從1980年的66%出頭,經過五年左右的緩升後持續下跌,到1995年時僅65.5%多一點,然後持續上漲,到2006年左右達到67%以上的頂峰,接著又出現回跌,2010年已經跌回67%以內。2010年美國勞動人口(15至64歲)在總人口中的比率,基本和40年前持平,都是66%多,只增加了半個百分點左右。日本也許爲我們提供了另一個有價值的參照。1980年,日本15至64歲的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率爲67%以上,一直持續上漲到1992年初,接近70%,然後直線下跌,到2010年跌過了64%。
  如果把這些數字製造成曲線圖形的話,我們就可以發現,這種勞動人口在總人口中比率的升降曲線,和經濟增長曲線有著驚人的同步性。中國這四十年是乘了直通車:經濟隨著勞動人口在總人口的比率持續增長。美國勞動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率增長較快的時代,恰恰是從1995年到2006年的經濟高增長時期,雖然本世紀初有過短暫的IT泡沫崩解。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末,勞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高於1980年以來美國的任何時期,而且仍然在增長。也正是在這個關口,日本的『人均國民所得』超過美國。但是,日本經濟從1991年開始陷入『平成不況』,經歷了兩個『失去的十年』。其人口中的勞動力比率,則從1992年開始急劇下降。
負增長未必影響社會穩定
  這些數據,只說明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常識:幹活兒的人多,創造的價值就多。經濟增長和勞動力供應有著非常清晰的相關性。當勞動力供應充裕時,經濟就出現高增長。此時如果出現低增長,就會出現大量失業,對社會穩定形成威脅。與此相對,當勞動力供應萎縮時,經濟就出現低增長,甚至負增長。這種蝸牛速度,未必影響社會穩定,甚至還可能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華爾街日報】最近對中國的工薪上漲進行了分析。其中提到,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破八』時,有2000萬民工返鄉,就業壓力巨大,平均每個勞動力僅有0.85個左右的工作空缺。如今經濟增速雖然再度『破八』,但平均每個勞動力有將近1.1個工作等著,活兒比人多,失業率相對比較低。GDP的增長速度,無法和人口結構脫離而成爲衡量經濟健康的唯一指標。
  從人口數據上看,未來中國勞動力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率急劇萎縮,幅度遠超過美國。根據聯合國的一項估算,中國在2005年時15至19歲的人口尚有1.2億以上,2010年下跌到1億出頭,到2015年預計下跌到不足9500萬。十年的時間進入勞動市場年齡的人口減低2600多萬。勞動人口的比率越來越小,還靠什麼高增長?
  當然,如果中國人的勞動生產率急劇提高,在勞動力供應減退的情況下,維持高增長至少還有力理論上的可能。這就需要排山倒海般的技術革命。可惜,這樣的技術革命在中國仍然看不到跡象,在美國則正在開始。這是需要另問討論的問題,在此無法分析。不過,很難想像中國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能夠本質上彌補勞動力供應的萎縮。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完全可能提出一個與公共的印象相反的假設:在未來十幾年內,中美的經濟增長率可能發生逆轉。美國將可能出現高增長,中國則維持自然的低增長。這種逆轉,首先是由幹活兒的人手決定的。至少我們可以這樣說,假設未來二十年中國經濟自然會比美國增速快,實在缺乏人口上的根據。如果根據這樣的假設來設計發展戰略,恐有誤入歧途的危險。
  作者是美國薩福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聯合早報網】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