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56|回覆: 2

[醫藥臨床] 中醫診斷學-聞診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09-11-19 20: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愛中醫網  作者: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的內容,是醫者通過聽覺和嗅覺了解由病體發出的各種異常聲音和氣味,以診察病情。聞診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診察方法,是醫者獲得客觀體徵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聽聲音
聽聲音,主要是聽患者言語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以及咳嗽、嘔吐、呃逆、噯氣等聲響的異常,以分辨病情的寒熱虛實。
(-)正常聲音
健康的聲音,雖有個體差異,但發聲自然、音調和暢,剛柔相濟,此爲正常聲音的共同特點。由於人們性別、年齡、身體等形質稟賦之不同,正常人的聲音亦各不相同,男性多聲低而濁,女性多聲高而清,兒童則聲音尖利清脆,老人則聲音渾厚低沉。
聲音與情志的變化也有關係。如怒時發聲忿厲而急;悲哀則發聲悲慘而斷續等。這些因一時感情觸動而發的聲音,也屬於正常範圍,與疾病無關。
(二)病變聲音
病變聲音,指疾病反映於聲音上的變化。一般來說,在正常生理變化範圍之外以及個體差異以外的聲音,均屬病變聲音。
1。發聲異常在患病時,若語聲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動,多屬實證、熱證。若感受風、寒、濕諸邪,聲音常兼重濁。若語聲低微無力,少言而沉靜,多屬虛證、寒證或邪去正傷之證。
(1)音啞與失音 語聲低而清楚稱音啞,發音不出稱失音。臨床發病往往先見音啞,病情繼續發展則見失音,故二者病因病機基本相同,當先辨虛實。新病多屬實證,因外感風寒或風熱襲肺,或因痰濁壅肺,肺失清肅所致。久病多屬虛證,因精氣內傷,肺腎陰虛,虛火灼金所致。
(2)鼻鼾 鼻鼾是指氣道不利時發出的異常呼吸聲。正常人在熟睡時亦可見鼾聲。若鼾聲不絕,昏睡不醒,多見於高熱神昏或中風入髒之危證。
(3)呻吟、驚呼呻吟是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呻吟不止是身痛不適。由於出乎意料的刺激而突然發出喊叫聲,稱驚呼。驟發劇痛或驚恐常令人發出驚呼。小兒陣發驚呼,聲尖驚恐,多是肝風內動,擾亂心神之驚風證。
2。語言異常:『言爲心聲』,故語言異常多屬心的病變。一般來說,沉默寡言者多屬虛證、寒證;煩躁多言者,多屬實證、熱證。語聲低微,時斷時續者,多屬虛證;語聲高亢有力者多屬實證。
(1)狂言癲語
狂言癲語都是患者神志錯亂、意識思維障礙所出現的語無倫次。
狂言表現爲罵詈歌笑無常,胡言亂語,喧擾妄動,煩躁不安等,主要見於狂證,俗稱『武痴』、『發瘋』。病人情緒處於極度興奮狀態,屬陽證、熱證。多因痰火擾心、肝膽鬱火所致。
癲語表現爲語無倫次,自言自語或默默不語,哭笑無常,精神恍惚,不欲見人。主要見於癲證,俗稱『文痴』病人精神抑鬱不振,屬陰證。多因痰濁鬱閉或心脾兩虛所致。
(2)獨語與錯語
獨語和錯語是患者在神志清醒,意識思維遲鈍時出現的語言異常,以老年人或久病之人多見,爲心之氣血虧虛,心神失養,思維遲鈍所致,多見於虛證患者。
獨語表現爲獨自說話,喃喃不休,首尾不續,見人便止。多因心之氣血不足,心神失養,或因痰濁內盛,上蒙心竅,神明被擾所致。
錯語表現爲語言顛倒錯亂,或言後自知說錯,不能自主,又稱爲『語言顛倒』,『語言錯亂』。多因肝鬱氣滯,痰濁內阻,心脾兩虛所致。
(3)譫語與鄭聲
譫語與鄭聲均是病人在神志昏迷或朦朧時,出現的語言異常,爲病情垂危,失神狀態的表現。譫語多因邪氣太盛,擾動心神所致,而鄭聲多是正氣大傷,心神失養所致。
譫語表現爲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聲高有力,往往伴有身熱煩躁等,多屬實證、熱證。尤以急性外感熱病多見。
鄭聲表現爲神志昏沉,語言重複,低微無力,時斷時續。多因心氣大傷、神無所依而致。屬虛證。
3。呼吸異常與咳嗽
呼吸異常與咳嗽是肺病常見的症狀。肺主呼吸,肺功能正常則呼吸均勻,不出現咳嗽、咯痰等症狀。當外邪侵襲或其它臟腑病變影響於肺,就會使肺氣不利而出現呼吸異常和咳嗽。
(1)呼吸異常主要表現爲喘、哮、上氣、短氣、氣微、氣粗等現象。
①喘,又稱『氣喘』,是指呼吸急促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端坐呼吸,不能平臥的現象。可見於多種急慢性肺臟疾病。
喘在臨床辨證時,要首先區分虛實。實喘的特點是發病急驟,呼吸困難,聲高息涌氣粗,唯以呼出爲快,甚則仰首目突,脈數有力,多因外邪襲肺或痰濁阻肺所致。虛喘的特點是發病緩慢,呼吸短促,似不相接續,但得引一長息爲快,活動後喘促更甚,氣怯聲低,形體虛弱,倦怠乏力,脈微弱,多因肺之氣陰兩虛,或腎不納氣所致。
②哮,是以呼吸急促,喉中痰嗚如哨爲特徵。多反覆發作,不易痊癒。往往在季節轉換、氣候變動突然時復發,哮證要注意區別寒熱。
寒哮:又稱『冷哮』,多在冬春季節,遇冷而作。因陽虛痰飲內停,或寒飲阻肺所致。
熱哮,則常在夏秋季節,氣候燥熱時發作。因陰虛火旺或熱痰阻肺所致。
③上氣是以呼吸氣急,呼多吸少爲特點,可兼有氣息短促,面目浮腫,爲肺氣不利,氣逆於喉間所致。有虛證和實證之分。實證。以痰飲阻肺或外邪襲肺多見。虛證以陰虛火旺多見。
④短氣是以呼吸短促,不相接續爲特點,其症似虛喘而不抬肩,似呻吟而不無痛楚。多因肺氣不足所致。此外,若胸中停飲也可見短氣,爲水飲阻滯胸中氣機,肺氣不利而致。
⑤少氣是以呼吸微弱,語聲低微無力爲特點。患者多伴有倦怠懶言,面色不華,於談話時自覺氣不足以言,常深吸一口氣後再繼續說話,爲全身陽氣不足之象。
⑥氣粗、氣微是指病人呼吸時鼻中氣息粗糙或微弱,氣息粗糙多屬實證,爲外感六淫之邪或痰濁內盛,氣機不利所致;氣息微弱多屬虛證,爲肺腎氣虛所致。
(2)咳嗽是肺病中最常見的症狀,是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的表現。『咳』是指有聲無痰;『嗽』是指有痰無聲,『咳嗽』爲有聲有痰。現在;臨床上並不區分,統稱爲『咳嗽』。咳嗽一症,首當鑑別外感內傷。一般說來,外感咳嗽,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必兼表證,多屬實證;內傷咳嗽,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或反覆發作,以虛證居多,咳嗽之辨證,要注意咳聲的特點,如咳聲緊悶,多屬寒濕,咳聲清脆多屬燥熱等。如咳嗽晝甚夜輕者,常爲熱爲燥;夜甚晝輕者,多爲肺腎陰虧。若無力作咳,咳聲低微者,多屬肺氣虛。此外,對咳嗽的診斷,還須參考痰的色、量等不同表現和兼見症狀以鑑別寒熱虛實。
臨床上還常見頓咳和犬吠樣咳嗽。
頓咳又稱爲『百日咳』,其特點是咳嗽陣作,咳聲連續,是痙攣性發作,咳劇氣逆則涕淚俱出,甚至嘔吐,陣咳後伴有怪叫,其聲如『鷺鷥鳴』。頓咳以五歲以下的小兒多見,多發於冬春季節,其病程較長,不易速愈。多因風邪與伏痰搏結。郁而化熱,阻遏氣道所致。一般地說,初病多屬實,久病多屬虛,痰多爲實,痰少爲虛,咳劇有力爲實,咳緩聲怯爲虛。實證頓咳多因風寒犯肺或痰熱阻肺所致。虛證頓咳多見肺脾氣虛。白喉病則咳聲如犬吠,乾咳陣作,爲疫毒內傳,里熱熾盛而成。
 樓主|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09-11-19 20:02 | 顯示全部樓層
</P> 4。嘔吐噯氣與呃逆
嘔吐、噯氣與呃逆均屬胃氣上逆所致,因病邪影響的部位不同,而見嘔吐、噯氣與呃逆等不同表現。
(1)嘔吐:又可分嘔吐、乾嘔。有聲有物稱爲嘔;有物無聲稱爲吐,如吐酸水、吐苦水等;乾嘔是指欲吐而無物有聲,或僅嘔出少量涎沫。臨床統稱爲嘔吐。
由於導致胃氣上逆的原因不同,故嘔吐的聲響形態亦有區別,從而可辨病證的寒、熱、虛、實。如吐勢徐緩,聲音微弱者,多屬虛寒嘔吐;而吐勢較急,聲音響亮者,多爲實熱嘔吐。虛證嘔吐多因脾胃陽虛和胃陰不足所致。實證嘔吐多是邪氣犯胃、濁氣上逆所致。多見於食滯胃脘、外邪犯胃、痰飲內阻、肝氣犯胃等證。
(2)噯氣:俗稱『打飽嗝』,是氣從胃中上逆出咽喉時發出的聲音。飽食之後,偶有噯氣不屬病態。噯氣亦當分虛實。虛證噯氣,其聲多低弱無力。多因脾胃虛弱所致。實證噯氣,其聲多高亢有力,噯後腹滿得減。多爲食滯胃脘,肝氣犯胃、寒邪客胃而致。
(3)呃逆:俗稱『打咯忒』。是胃氣上逆,從咽部衝出,發出的一種不由自主的衝擊聲,爲胃氣上迸,橫膈拘攣所致。呃逆臨床需分虛、實、寒、熱。一般呃聲高亢,音響有力的多屬實、屬熱;呃聲低沉,氣弱無力的多屬虛、屬寒。實證往往發病較急,多因寒邪直中脾胃或肝火犯胃所致。虛證多因脾腎陽衰或胃陰不足所致。正常人在剛進食後,或遇風寒,或進食過快均可見呃逆,往往是暫時的,大多能自愈。
5。嘆息:又稱『太息』是指病人自覺胸中憋悶而長噓氣,噓後胸中略舒的一種表現。是因氣機不暢所致。以肝鬱和氣虛多見。
 
二、嗅氣味
嗅氣味,主要是嗅患者病體、排出物、病室等的異常氣味。以了解病情,判斷疾病的寒熱虛實。
(-)病體氣味
1。口臭:是指患者張口時,口中發出臭穢之氣。多見於口腔本身的病變或胃腸有熱之人。
口腔疾病致口臭的,可見於牙疳、齲齒或口腔不潔等。胃腸有熱致口臭的,多見胃火上炎,宿食內停或脾胃濕熱之證。
2。汗氣:因引起出汗的原因不同,汗液的氣味也不同。外感六淫邪氣,如風邪襲表,或衛陽不足,肌表不固,汗出多無氣味。氣分實熱壅盛,或久病陰虛火旺之人,汗出量多而有酸腐之氣。痹證若風濕之邪久羈肌表化熱,也可汗出色黃而帶有特殊的臭氣。陰水患者若出汗伴有『尿臊氣』則是病情轉危的險候。
3。鼻臭:是指鼻腔呼氣時有臭穢氣味。其因有三:一是鼻涕如鼻流黃濁粘稠腥臭之涕、纏綿難愈、反覆發作,是鼻淵。二是鼻部潰爛,如梅毒、癘風或癌腫可致鼻部潰爛,而產生臭穢之氣。三是內臟病變,如鼻呼出之氣帶有『爛蘋果味』,是消渴病之重症。若呼氣帶有『尿臊氣』,則多見於陰水患者,病情垂危的險症。
4。身臭:身體有瘡瘍潰爛流膿水或有狐臭,漏液等均可致身臭。
(二)排出物氣味
排出物的氣味,患者也能自覺。因此,對於排出物如痰涎、大小便。婦人經帶等的異常氣味,通過問診,可以得知。一般而言,濕熱或熱邪致病,其排出物多混濁而有臭穢,難聞的氣味;寒邪或寒濕邪氣致病,其排出物多清稀而無特殊氣味。
嘔吐物氣味臭穢,多因胃熱熾盛。若嘔吐物氣味酸腐,呈完谷不化之狀,則爲宿食內停。
嘔吐物腥臭,挾有膿血,可見於胃癰。若嘔吐物爲清稀痰涎,無臭氣或腥氣爲脾胃有寒。
噯氣酸腐,多因胃脘熱盛或宿食停滯於胃而化熱。噯氣無臭多因肝氣犯胃或寒邪客胃所致。
小便臊臭,其色黃混濁,屬實熱證。若小便清長,微有腥臊或無特殊氣味,屬虛證、寒證。
大便惡臭,黃色稀便或赤白膿血,爲大腸濕熱內盛。小兒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食物,爲食積內停。大便溏瀉,其氣腥者爲脾胃虛寒。
矢氣敗卵味,多因暴飲暴食,食滯中焦或腸中有宿屎內停所致。矢氣連連,聲響不臭,多屬肝鬱氣滯,腑氣不暢。月經或產後惡露臭穢,因熱邪侵襲胞宮。帶下氣臭穢,色黃,爲濕熱下注。帶下氣腥,色白,爲寒濕下注。
(三)病室氣味
病室的氣味由病體本身及其排出物等發出。瘟疫病開始即有臭氣觸人,輕則盈於床帳,重的充滿一室。室內有血腥味,多是失血證。室內有腐臭氣味,多有濁腐瘡瘍。室內有屍臭氣味,是臟腑敗壞。室內有尿臊氣,多見於水腫病晚期。室內有爛蘋果氣味,多見於消渴病。
</p>
 樓主|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09-11-19 20:02 | 顯示全部樓層
聞診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的內容,是醫者通過聽覺和嗅覺了解由病體發出的各種異常聲音和氣味,以診察病情。聞診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診察方法,是醫者獲得客觀體徵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聽聲音
聽聲音,主要是聽患者言語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以及咳嗽、嘔吐、呃逆、噯氣等聲響的異常,以分辨病情的寒熱虛實。
(-)正常聲音
健康的聲音,雖有個體差異,但發聲自然、音調和暢,剛柔相濟,此爲正常聲音的共同特點。由於人們性別、年齡、身體等形質稟賦之不同,正常人的聲音亦各不相同,男性多聲低而濁,女性多聲高而清,兒童則聲音尖利清脆,老人則聲音渾厚低沉。
聲音與情志的變化也有關係。如怒時發聲忿厲而急;悲哀則發聲悲慘而斷續等。這些因一時感情觸動而發的聲音,也屬於正常範圍,與疾病無關。
(二)病變聲音
病變聲音,指疾病反映於聲音上的變化。一般來說,在正常生理變化範圍之外以及個體差異以外的聲音,均屬病變聲音。
1。發聲異常在患病時,若語聲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動,多屬實證、熱證。若感受風、寒、濕諸邪,聲音常兼重濁。若語聲低微無力,少言而沉靜,多屬虛證、寒證或邪去正傷之證。
(1)音啞與失音 語聲低而清楚稱音啞,發音不出稱失音。臨床發病往往先見音啞,病情繼續發展則見失音,故二者病因病機基本相同,當先辨虛實。新病多屬實證,因外感風寒或風熱襲肺,或因痰濁壅肺,肺失清肅所致。久病多屬虛證,因精氣內傷,肺腎陰虛,虛火灼金所致。
(2)鼻鼾 鼻鼾是指氣道不利時發出的異常呼吸聲。正常人在熟睡時亦可見鼾聲。若鼾聲不絕,昏睡不醒,多見於高熱神昏或中風入髒之危證。
(3)呻吟、驚呼呻吟是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呻吟不止是身痛不適。由於出乎意料的刺激而突然發出喊叫聲,稱驚呼。驟發劇痛或驚恐常令人發出驚呼。小兒陣發驚呼,聲尖驚恐,多是肝風內動,擾亂心神之驚風證。
2。語言異常:『言爲心聲』,故語言異常多屬心的病變。一般來說,沉默寡言者多屬虛證、寒證;煩躁多言者,多屬實證、熱證。語聲低微,時斷時續者,多屬虛證;語聲高亢有力者多屬實證。
(1)狂言癲語
狂言癲語都是患者神志錯亂、意識思維障礙所出現的語無倫次。
狂言表現爲罵詈歌笑無常,胡言亂語,喧擾妄動,煩躁不安等,主要見於狂證,俗稱『武痴』、『發瘋』。病人情緒處於極度興奮狀態,屬陽證、熱證。多因痰火擾心、肝膽鬱火所致。
癲語表現爲語無倫次,自言自語或默默不語,哭笑無常,精神恍惚,不欲見人。主要見於癲證,俗稱『文痴』病人精神抑鬱不振,屬陰證。多因痰濁鬱閉或心脾兩虛所致。
(2)獨語與錯語
獨語和錯語是患者在神志清醒,意識思維遲鈍時出現的語言異常,以老年人或久病之人多見,爲心之氣血虧虛,心神失養,思維遲鈍所致,多見於虛證患者。
獨語表現爲獨自說話,喃喃不休,首尾不續,見人便止。多因心之氣血不足,心神失養,或因痰濁內盛,上蒙心竅,神明被擾所致。
錯語表現爲語言顛倒錯亂,或言後自知說錯,不能自主,又稱爲『語言顛倒』,『語言錯亂』。多因肝鬱氣滯,痰濁內阻,心脾兩虛所致。
(3)譫語與鄭聲
譫語與鄭聲均是病人在神志昏迷或朦朧時,出現的語言異常,爲病情垂危,失神狀態的表現。譫語多因邪氣太盛,擾動心神所致,而鄭聲多是正氣大傷,心神失養所致。
譫語表現爲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聲高有力,往往伴有身熱煩躁等,多屬實證、熱證。尤以急性外感熱病多見。
鄭聲表現爲神志昏沉,語言重複,低微無力,時斷時續。多因心氣大傷、神無所依而致。屬虛證。
3。呼吸異常與咳嗽
呼吸異常與咳嗽是肺病常見的症狀。肺主呼吸,肺功能正常則呼吸均勻,不出現咳嗽、咯痰等症狀。當外邪侵襲或其它臟腑病變影響於肺,就會使肺氣不利而出現呼吸異常和咳嗽。
(1)呼吸異常主要表現爲喘、哮、上氣、短氣、氣微、氣粗等現象。
①喘,又稱『氣喘』,是指呼吸急促困難,甚至張口抬肩,鼻翼煽動,端坐呼吸,不能平臥的現象。可見於多種急慢性肺臟疾病。
喘在臨床辨證時,要首先區分虛實。實喘的特點是發病急驟,呼吸困難,聲高息涌氣粗,唯以呼出爲快,甚則仰首目突,脈數有力,多因外邪襲肺或痰濁阻肺所致。虛喘的特點是發病緩慢,呼吸短促,似不相接續,但得引一長息爲快,活動後喘促更甚,氣怯聲低,形體虛弱,倦怠乏力,脈微弱,多因肺之氣陰兩虛,或腎不納氣所致。
②哮,是以呼吸急促,喉中痰嗚如哨爲特徵。多反覆發作,不易痊癒。往往在季節轉換、氣候變動突然時復發,哮證要注意區別寒熱。
寒哮:又稱『冷哮』,多在冬春季節,遇冷而作。因陽虛痰飲內停,或寒飲阻肺所致。
熱哮,則常在夏秋季節,氣候燥熱時發作。因陰虛火旺或熱痰阻肺所致。
③上氣是以呼吸氣急,呼多吸少爲特點,可兼有氣息短促,面目浮腫,爲肺氣不利,氣逆於喉間所致。有虛證和實證之分。實證。以痰飲阻肺或外邪襲肺多見。虛證以陰虛火旺多見。
④短氣是以呼吸短促,不相接續爲特點,其症似虛喘而不抬肩,似呻吟而不無痛楚。多因肺氣不足所致。此外,若胸中停飲也可見短氣,爲水飲阻滯胸中氣機,肺氣不利而致。
⑤少氣是以呼吸微弱,語聲低微無力爲特點。患者多伴有倦怠懶言,面色不華,於談話時自覺氣不足以言,常深吸一口氣後再繼續說話,爲全身陽氣不足之象。
⑥氣粗、氣微是指病人呼吸時鼻中氣息粗糙或微弱,氣息粗糙多屬實證,爲外感六淫之邪或痰濁內盛,氣機不利所致;氣息微弱多屬虛證,爲肺腎氣虛所致。
(2)咳嗽是肺病中最常見的症狀,是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的表現。『咳』是指有聲無痰;『嗽』是指有痰無聲,『咳嗽』爲有聲有痰。現在;臨床上並不區分,統稱爲『咳嗽』。咳嗽一症,首當鑑別外感內傷。一般說來,外感咳嗽,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必兼表證,多屬實證;內傷咳嗽,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或反覆發作,以虛證居多,咳嗽之辨證,要注意咳聲的特點,如咳聲緊悶,多屬寒濕,咳聲清脆多屬燥熱等。如咳嗽晝甚夜輕者,常爲熱爲燥;夜甚晝輕者,多爲肺腎陰虧。若無力作咳,咳聲低微者,多屬肺氣虛。此外,對咳嗽的診斷,還須參考痰的色、量等不同表現和兼見症狀以鑑別寒熱虛實。
臨床上還常見頓咳和犬吠樣咳嗽。
頓咳又稱爲『百日咳』,其特點是咳嗽陣作,咳聲連續,是痙攣性發作,咳劇氣逆則涕淚俱出,甚至嘔吐,陣咳後伴有怪叫,其聲如『鷺鷥鳴』。頓咳以五歲以下的小兒多見,多發於冬春季節,其病程較長,不易速愈。多因風邪與伏痰搏結。郁而化熱,阻遏氣道所致。一般地說,初病多屬實,久病多屬虛,痰多爲實,痰少爲虛,咳劇有力爲實,咳緩聲怯爲虛。實證頓咳多因風寒犯肺或痰熱阻肺所致。虛證頓咳多見肺脾氣虛。白喉病則咳聲如犬吠,乾咳陣作,爲疫毒內傳,里熱熾盛而成。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