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64|回覆: 0

河北漢墓群遭遇瘋狂盜竊 盜洞遍布耕地散落白骨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2-4-25 14: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人民日報
記者 白 林 
  近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北懷安縣一大型漢墓群遭遇瘋狂盜竊,由於預警及時,公安機關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面對大型漢墓群上密密麻麻的盜洞,不少業內人士認爲,全國各地散落民間、數量龐大的田野文物,如何避免被盜至今困擾著基層文物工作人員。
  日常巡視靠羊倌,懷安漢墓幾乎每個墓葬都有盜洞 
  懷安縣趙家窯漢墓群坐落在洋河岸邊,共有古墓31座,是目前張家口市最大的漢墓群,1982年被列爲省保單位。記者在現場看到,漢墓群遭受了瘋狂盜掘,幾乎每個墓葬之上均有不規則的盜洞,深不見底。當地村民說,有的盜墓賊甚至在白天就堂而皇之地盜墓。
  同樣,位於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東關村附近的省保單位唐家垴古墓群,近幾年來也頻遭盜挖。記者前去採訪時,遠遠看見莊稼地里裸露著幾堆黃土,走近細看,每兩個土堆中間,便是一個深坑。『這就是盜墓賊挖的盜洞,已經挖到墓室壁了。』當地村民介紹,在天長鎮,很多地方都有盜挖的痕跡。『2009年最厲害,盜墓賊最猖狂,常常是頭天地里還好好的,第二天到地里就發現好幾個盜洞。』
  近年來,田野文物保護形勢日益嚴峻,除了河北,文物大省陝西、河南、甘肅等省份亦面臨同樣形勢。
  甘肅省榆中縣小康營鄉浪街村的紫家營社,同樣由於地下有古墓群,盜墓賊頻頻光顧。去年8月,盜墓賊猖狂到每天夜裡都來盜挖古墓,不僅將村裡的耕地挖得『傷痕累累』,地裡面散落著陶罐的碎片,還有挖出來的白骨。到處都是盜墓賊用鋼釺探墓後遺留的探洞,密密麻麻就像是馬蜂窩。
  與文物犯罪日益猖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文物部門尤其是基層文物部門保護力量依然薄弱。
  據懷安縣文物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田野文物實行屬地管理制度,文物部門只是負責監管,而鄉鎮政府多是僱傭有責任心的羊倌、農民等對田野文物進行日常巡視,人數少又不專業。而且,墓群占地上百畝,卻沒有相關的監控室,只靠農民等的巡視,很難及時有效看護好墓群。石家莊井陘轄區內的1000多處文物點,只有20多名巡視員看護,平均每人每天要查看50多處文物點,根本忙不過來。
  目前,我國大多數縣區沒有建立專門的文物執法隊,即便是有執法隊的,也普遍存在隊伍缺編、機構不健全、巡查經費匱乏等問題。因此,所謂的田野文物巡查,實際上是徒有其表,田野文物基本處於非常態化管護狀態,致使文物盜竊分子屢屢得手。
  文物價格飆升,犯罪活動呈現專業化、暴力化傾向
  隨著文物價格的不斷飆升,國內的文物犯罪活動呈現集團化、暴力化、專業化的傾向。懷安縣文物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縣漢墓群最近一次盜墓發生在今年3月13日晚上,當警方趕到時,盜賊個個手持砍刀、斧頭與警方對峙。
  『文物犯罪的誘因,最終還是要歸結爲不合法的黑市交易、高額的利益驅動,刺激了人們獲取暴利的心理。』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李恩佳說。
  文物犯罪的鏈條涉及市場規範管理、地下黑市流通等環節。專家建議,國家要從法律上對文物流通領域進行規範,建立文物鑑定准入和資格管理制度,引導規範民間收藏,有效地整治文物等藝術品市場的鑑定與拍賣亂象。並要把住國門,加強文物出入境的審核。
  文物專家表示,在文物密集的縣區要建立文物執法隊,作爲常設的巡查機構。建立專業機構、專業隊伍和業餘文保員相結合的保護網絡,增加必要的田野技防措施,以保護文物和遏制文物犯罪。懷安縣文物部門負責人表示,如果文物遺存所屬轄區內的政府部門能投入相應的資金,設立監控室,安裝攝像頭或自動報警系統,可以起到很大的威懾作用。
  各級政府需建立文物安全獎懲制度,落實文物安全責任制,重點追究因失職、瀆職造成文物損毀、被盜或流失的國家工作人員的行政與法律責任。把田野文物安全、古墓葬安全保護納入各級政府部門綜合治理職責範圍,層層實行問責制,加大野外文物保護經費投入,建立起古墓葬的科技保護防範設施體系。
        來源:人民日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