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74|回覆: 0

廣東挖出春秋時期墓葬 出土多件陶鼎與陶豆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2-7-3 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廣州日報
201273103820995.jpg

從古墓出土的陶鼎和陶豆。

河源和平縣文物普查隊對古墓葬進行搶救性挖掘 出土多件陶鼎與陶豆
河源市和平縣大壩鎮水背村村民吳某日前在自家山嶺甲子崗(地名)開山墾荒時,意外挖出一處古墓。當地文物普查隊隨後在大壩鎮水背村進行搶救性挖掘,先後從古墓內出土完整文物4件及部分零碎陶片。
經當地文物專家考證,初步認定此處古墓為春秋時期墓葬,距今約有2500年至2700年的歷史了。
據和平縣博物館館長陳子昂介紹,發現古墓葬的地方是當地一處古遺址群,今年5月下旬,當地文物普查隊在對大壩鎮水背村的古遺址進行常規巡查時,從村民口中得到一條重要線索,當地村民吳某在甲子崗用推土機開山墾荒準備造林種果時,意外發現了一處古墓葬,古墓內的部分陶片已被挖出地表。和平縣博物館隨即派出多名文物普查隊員,對此處佔地面積30多平方米的古墓進行了搶救性挖掘。經過當地文物普查隊員的連續數天挖掘,從古墓先後挖出完整的陶鼎2件及陶豆2件,其中墓葬出土最大的一件陶鼎通高10厘米,口徑10.5厘米,另一件陶鼎通高7厘米,口徑3.9厘米。而出土的兩件陶豆中,最高達7厘米,口徑11厘米,另一件陶豆通高5.1厘米,口徑14厘米。此外,文物普查隊員在古墓中還採集到殘破零碎的原始瓷豆、陶豆、陶罐、陶鼎等器物。當地文物考古人員從陶片留存的印夔紋、雲雷紋、方格紋、曲折紋、圓圈凸點紋等形狀,同時對照考古資料,初步認定該處古墓葬為春秋時期古墓葬。
這個春秋古墓葬出土的是清一色陶製品
陳子昂稱,從大壩鎮水背村甲子崗出土的完整陶鼎和陶豆來看,這些古墓葬與之前惠州市發現的博羅橫嶺山春秋墓以及此前在大壩鎮水背村石林坪(地名)發現的春秋時期遺址中出土的器物相類似,而且採集到的夔紋陶片也是典型的春秋時期遺物,可以佐證該處古墓葬是一座春秋時期的墓葬。
陳子昂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春秋時期古墓葬出土的器皿應該有青銅器,和平縣大壩鎮水背村石林坪古遺址之前曾挖出多件春秋時期的青銅器,但這次挖掘的甲子崗春秋古墓葬,卻是清一色的陶製品,這在當地的考古史還是第一次,陳子昂稱,水背村春秋時期古墓葬的再次發現,對今後研究當地東江流域人文歷史有着重大的考古價值。
和平縣大壩鎮古墓葬之多全省罕見
和平縣大壩鎮水背村有大大小小的古墓葬遺址近30個,目前和平縣文物普查隊經調查先後發現子頂山、鬼塘山、坳頂山、茶裏坑4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塔崗、甲子崗、石林坪、井頭博山、下陳山、周屋山6處青銅時代遺址,在塔崗還發現東晉時期墓葬,在子頂山發現唐代墓葬。和平縣大壩鎮水背村發現的古墓葬之多,在河源乃至全省範圍內均屬罕見。(記者曾煥陽 通訊員張濤攝影報道)

        來源:廣州日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