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00|回覆: 0

[國學教育心得] 怎樣培養孩子們的向上拼博精神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0-10-30 13: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轉摘自互聯網  作者 佚

  一、營造向上、積極,拼搏的家庭環境
  家庭能滿足孩子的最基本的需要,良好的家庭環境會使幼兒養成各種期望的態度和行為,更為重要的是,健康的家庭氣氛能滿足幼兒安全、愛、歸屬、尊重、成就感等較為高級的需要。營造積極向上、和睦和諧的家庭氛圍,是物質上和精神上都要給予孩子一個良好而舒適的學習環境。其中父母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的自身拼搏和成長過程就是難得的優質教育資源。父母可以經常帶孩子外出旅遊或參加各種野味活動,既開闊孩子的眼界,又培養孩子獨立、吃苦耐勞及無畏的心態,磨練他們的意志,學習生存。另外在家中還要適當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他們的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及責任感,讓他們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學會生活。

  相信孩子在父母長期的教育引導下,他們對人生、對自己所面臨的困難與挫折的態度會更加開朗、豁達。

  二、選擇合適的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經常的運動不但可以促進孩子身體的發展,有利於提高孩子適應環境、抵禦疾病的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意志、合作等品質,形成熱情活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對孩子來說,很多遊戲就是很好的運動。例如跳繩、跳皮筋、打沙包、比賽跑步等等。父母應當以身作則,帶頭運動,成為孩子的榜樣,熱愛運動的家長必然會教出熱愛運動的孩子。

  此外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運動計劃,可以是每天完成一定的運動量,也可以是每個月學會或提高一種運動技能。注意目標要定得切合實際,要讓孩子可以達到。每隔一段時間要評價一下完成情況,如果孩子完成的好,要及時表揚和鼓勵,使孩子覺得有成就感。父母應教育孩子,運動精神不僅僅體現在英勇拼搏,還?a href="http://baike.39.net/2000-2800-2804-91/" target="_blank" class="blue">行磯啾澩錮衩埠陀焉頻南肝⒅??懂得無論是在比賽還是生活中,輸贏都是次要的,真正的贏家屬於那些頑強拼搏、奮發向上、永不服輸,既捍衛自己的尊嚴、又懂得尊重別人的人。

  三、成功的體驗與挫折的經歷同行
  拼搏往往與磨難結合,困境中尤其能體現出一個人頑強拼搏的一面。培養孩子的耐挫力,當然不是要孩子一味接受挫折教育,這樣會導致孩子『斜視』世界,對一切缺乏信心,甚至產生悲觀失望的心理。當孩子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磨難時,作為父母,用不着沮喪,用不着埋怨,只要對孩子說:『跌倒了,爬起來!』你就贏了,就知道什麼叫『勝利』了。你的孩子就會從苦難中奮起。我們既要讓孩子有成功的快樂體驗,也要結合所遇的挫折與困難進行教育,兩者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培養起孩子良好的耐挫力與正確對待一切事物的態度,仔細品嘗挫折帶來的人生感悟,並且抬起頭,一次又一次地對自己說『我不是失敗了,而是沒有成功。我相信,我能行!』讓孩子深刻體會到『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的滋味。

  父母還應該與孩子一起總結克服困難的歷程,讓孩子在品味成功的喜悅時,回味前進路上的艱辛,把克服困難與取得成功聯繫起來,為自己的頑強作風和拼搏精神感到自豪。

  四善於激發孩子的志氣和理想
  首先,父母要幫助孩子確定明確的、可行的目標。目標明確,就像一顆明亮的航行燈,給孩子的行動指引清晰的方向。目標可行,才有利於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和自信心。有了明確目標去拼搏。其次,在孩子前進的路上,父母善於用語言、體態、行動一次次鼓勵孩子的追求目標的志氣,為孩子的頑強拼搏提供動力。一旦孩子養成了自信、積極向上的性格和長大要做大事的志氣和氣概,孩子長大後就能克服艱難困苦。最後,父母的『積極的心理暗示』能更進一步塑造孩子心中的理想,並讓孩子願意為心中的理想而付出自己的努力。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