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92|回覆: 0

[歷史理論] 河北發現明代『聖旨碑』 有助研究明代辦學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0-9-18 22: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章摘自 雅虎

中新網衡水9月17日電(崔志平 王曉岩)河北省衡水市文物管理處17日透露,該處在深州市進行文物調查時,在老城區民宅處發現一通明代『聖旨碑』。專家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此碑的發現,為研究明代學校的辦學制度、取仕標準、育人觀念、學科設置和教官獎懲等提供了實物資料。

據民宅主人石永立介紹,石碑鐫刻於明洪武八年,由時任深州知州的朱瑛立石,將仕佐郎判官王鑑、權訓導魏素、儒士耿昕書。距今已有600餘年,現碑身除少數幾處風化外,整體保存狀況基本完好。碑首為中國傳統的凸刻工藝雕刻的龍紋裝飾,正中端刻斗大『聖旨』二字,字體為楷書。石碑上部豎刻朱元璋皇帝於洪武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發佈的『學校格式』聖旨全文,計21行170字。石碑下部為『學校格式』的具體內容,46行,分為16部分。

衡水市文物管理處副處長王耀宗說,該石碑為青石質、碑首、碑身為一體,碑座早年已佚,通高163,寬77,厚30厘米。碑文刻於石碑正面,背為素面。該碑主要對學生入學條件、選官分科教授,教官選拔及待遇,教官及生員的錄用、選拔、獎懲、黜退等做了詳細的規定。末行刻有立石、書丹者姓名及官職。

王耀宗說,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統治者都把教育下一代、向他們灌輸統治階級的思想理念做為維護其統治的重要手段。該聖旨碑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時的道德崇尚、人倫理念。歷史上著名的北宋時期『大觀聖作碑』其碑文即由當朝皇帝宋徽宗御筆親書,進一步證明了當朝最高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的『長治久安』而把教育下一代作為一項重要國策。此次明代『聖旨碑』的發現,是繼北宋『大觀聖作碑』後又一重大發現。

【深州風土記】(光緒二十六年版,第四冊)記載:『州故城縣廢學有朱瑛所刻碑,明初學校格式也……』,進一步印證了此碑。(完)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