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50|回覆: 0

[訓詁學] 恩·真心施恩 誠心報恩 · 說文解字

[複製鏈接]


知恩圖報

知恩圖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公元前607年,趙宣子曾住在翳桑。他在首陽山打獵時看見一人非常飢餓,就上前去詢問情況。那人說:『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宣子就將食物送給他吃,可他卻留下一半。宣子問他為什麼,他說:『我離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母親是否還活着。現在離家很近,請讓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給她。』宣子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為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後來有一次,晉靈公想殺宣子,其身邊的武士靈輒卻拼死保護宣子。宣子問靈輒原因,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那個餓漢。』這個知恩圖報的故事後來成為典故,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中就引用了它:『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中國人對於恩就有着獨到的理解

中國人對於恩就有着獨到的理解

一直以來,中國人對於恩就有着獨到的理解,從恩的字形即可看出。古恩字如一人雙手作捧狀,屈身恭敬態,表恩惠感謝義,又下部如心形狀,表恩從心中流出,應真心施恩,誠心報恩。恩字本義為恩惠,【說文解字】中說『恩,惠也』,【禮記】中有『恩者,仁也』,由此引申出恩情、感恩等含義。

古恩字如一人雙手作捧狀,屈身恭敬態,表恩惠感謝義,又下部如心形狀,表恩從心中流出,應真心施恩,誠心報 ...

古恩字如一人雙手作捧狀,屈身恭敬態,表恩惠感謝義,又下部如心形狀,表恩從心中流出,應真心施恩,誠心報 ...

中國文化自古就格外看重恩情,施恩報恩是中華民族歷來倡導的美德。早在【詩經·大雅】中就出現了『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佳話,以中國節日來說,雖然沒有專門的感恩節,但清明節、重陽節這樣的節日明顯充滿了感恩的元素。社會生活中,像『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父恩比天高,母恩比海深』這樣的俗語深入人心、廣為流傳。而與感恩相關的故事與傳說更數不勝數:成語『結草銜環』說的是一位老人在戰場通過結草繩殺敵以替女兒報恩和黃雀銜玉環回報救命之恩的兩個故事;『一飯千金』,說的是韓信報答民間老婦在他走投無路時的一飯之恩;【白蛇傳】說的是白蛇報恩許仙的故事,【柳毅傳】說的是龍女報恩柳毅的故事,乃至【紅樓夢】中的黛玉與寶玉,也是以今生眼淚報前世雨露澆灌之恩而引發的故事……

恩字本義為恩惠

恩字本義為恩惠

正是因為格外重視,因此在中國文化中甚至對表示不同身份人之間的感恩與報恩之舉進行了具體而明確的劃分。比如,父母與子女之間,父母對子女之恩,叫做『慈』:孟郊【遊子吟】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老子】稱『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而子女報父母之恩,叫做『孝』:【孟子】說『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郊在【遊子吟》裡說完父母的慈恩,就緊接着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尊親之恩就是孝。君臣之間,下對上、臣對君報達知遇之恩,叫做『忠』:『盡心於人曰忠』,『忠心護國成勳業』——盡心任其事、竭力服其職,為主分憂,赤誠奉公,就是忠。而朋友、兄弟之恩,叫做『義』。賀鑄詞說『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謝靈運讚美屈原、宋玉、賈誼、司馬相如等人說『英辭潤金石,高義薄雲天』,袁枚以自家經歷記錄道『一雙冷眼看世人,滿腔熱血酬知已』……『義之實,從兄是也』,在家中對兄長的義氣和敬愛,推廣為社會上對朋友的義氣和敬愛,就是義膽俠肝,所以陶淵明詩說『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惺惺相惜之恩,就是義。

中國文化自古就格外看重恩情

中國文化自古就格外看重恩情

  儘管古人對孝、忠、義等不同類型的感恩報恩之舉劃分明確,但卻將一種感情直接稱為恩情,那就是愛情。男女相愛,在古人看來,是彼此給予了對方恩情,要彼此報答對方的恩德,所以就有了『恩愛』一詞:執手相對,叫『一日夫妻百日恩』;勞燕分飛,叫『昭陽殿裡恩愛絕』;女子對丈夫的眷戀難捨,會悵惘說『紅顏未老恩先斷』;男子對妻子的念念不忘,會自責說『報答平生未展眉』。『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中國古典式的愛情,更像一種彼此守護的恩情。

施恩報恩是中華民族歷來倡導的美德

施恩報恩是中華民族歷來倡導的美德

不過,在中國文化中,最高程度的感恩、報恩,不是僅僅針對個體的情與愛,而是面對民族和國家。儒家經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稱國家為『祖國母親』,當我們無時無刻不體會着『天之無恩而大恩生』,怎可對腳下的土地不知恩?怎可對自身的文化不感恩?怎可對祖國的培養不報恩?所以陸遊說『位卑未敢忘憂國』,于謙說『一片丹心圖報國』,曹植說『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古往今來,一曲曲悲歌,一聲聲誓言,都在講述一個簡單而樸素的信念——感恩祖國。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當然,僅僅嘴上的感恩是不夠的,真正的感恩之情,應當被落實為報恩的具體行為:感恩父母之慈,還以孝;感恩君上之遇,還以忠;感恩友朋之親,還以義;感念夫妻之情,還以恩;感念祖國之恩,還以愛。願我們都能成為感恩的人,感恩家庭,感恩社會,感恩祖國,感恩從身邊到遠方的所有殷殷之情。(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