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18|回覆: 0

[醫藥臨床] 宣肺透邪治頑咳

[複製鏈接]
王三陽 發表於 2020-5-5 09: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咳嗽是以發出咳聲或伴有咳痰為主症的一組肺系病症。先賢認知豐富,記述頗多,早在【內經】已經對其病因、病機、證候分類和治療有專篇論述。後世醫家陸續對咳嗽理論做了進一步闡發,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俗話說:『咳嗽、咳嗽,醫生對頭。』咳嗽難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變異性哮喘等病情頑固,久延難愈者,屬頑咳之列。

張瓊林主任醫師系安徽省名老中醫,第一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醫60餘年,學驗俱豐,善於治療內、婦科等疑難病,療效卓著。筆者隨師臨證十餘年,茲將其治療頑咳經驗整理如下。

宣肺透邪為止咳大法

咳嗽既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狀,又是獨立的一種疾患。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內傷兩途,主要病機為肺失宣肅,肺氣上逆。臨證每見頑咳者,多為初期未予宣散,妄用清涼酸澀,外邪不解,內邪復生,內外合邪,深伏肺系,鬱閉肺竅,蒂固難拔,雖藉機體自我保護性反射的咳嗽,也難逐邪外出。邪不去則咳不止,咳不止則正不安,肺竅得開,伏邪外泄,清肅復常,頑咳可止。根據頑咳病因、病機,張瓊林認為無論病程久暫,首當開郁透邪,宣肺止咳為證治,先去其標,後培其本。如固執於『久咳為虛,宜補宜斂』等法,往往取效不佳。

衷中參西,雜和以治

張瓊林以衷中參西為要旨,診治時參照現代醫學知識,把實驗室檢查、影像學診斷等輔檢為中醫四診延伸,使之為我所用,以助於提高辨治病症的精準性,評估預後,提高中醫藥治療效果。咳嗽雖為保護性反射,但症劇日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造成咳嗽相關性損傷、暈厥等。現代西醫學治療此類病症,主要選擇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解痙平喘等藥物。其中有一些療效不佳,久治難愈的頑咳病患求治於中醫。張瓊林常結合現代西醫學檢查、診斷,用方選藥,每獲良效。

醫家臨證常見以咳嗽為主症,病情纏綿難愈者。非常之病用非常之法,複雜之證用複雜之方。張瓊林從臨床實踐中總結經驗,更新觀念不循常制,應用時根據其證候形成和轉歸的特點,依據三因制宜,寒熱虛實辨證,加減化裁。採用多元化的治療方法,中西醫結合,內外兼治,以中藥湯劑內服為主,據寒熱偏盛變化,合以食療、茶飲、針罐、敷貼等多種療法助治,多種治療手段組合應用,提高了臨床療效,收效甚捷。

培土生金,脾腎同治

咳嗽病變主髒在肺,與脾腎密切相關。肺與脾在病理關係上兩者相互影響,咳嗽日久子病累母,而脾虛又進一步影響肺的呼吸及宣降功能。肺主氣司呼吸以主呼吸之氣,腎主納氣,以維持呼吸的深度,肺失宣降,必累及於腎。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金不生水,母病及子,肺腎俱虛。臨證辨治頑咳,要待邪去咳勢不銳,方用培土生金,脾腎同治,子母兼顧之劑善後,此為處理頑咳先『宣』後『斂』的治療大法。常有病患進開宣透邪劑一二診後頑咳症平者,再略以健牌益肺劑,體衰年邁者略佐益腎之品,兼以食療,作善後鞏固,亦可痊癒。

創開宣透邪頑咳飲

清代懷遠【古今醫徹·雜症·咳嗽】曰:『咳嗽,微疾也;連綿不已,則又痼疾也。』治之得法為微疾,治不得法為痼疾。張瓊林認為,久咳不止,咽癢即咳,痙咳聲揚,雖病久延,亦非虛證,多為正虛邪戀之本虛標實之證。他在繼承前賢基礎上總結臨證失敗教訓,通過反覆推敲、驗證、修訂後製成開宣透邪頑咳飲,數十年來,用之屢驗。

開宣透邪頑咳飲以炙麻黃宣肺止咳,發表散邪為君;杏仁、白前開宣行滯,降利肺氣,與炙麻黃相伍,有宣有降,以恢復肺氣之宣降,加強宣肺止咳之效,且能助君藥宣發,透邪外達之功為臣;蘇子、紫菀性溫不熱,質潤不燥,能潤肺下氣,開泄郁痰;橘紅、炙枇杷葉辛行苦降,疏理氣機,使宣肅有權,升降有序;射干、桔梗既能辛宣洩邪祛痰,又可苦降清利咽喉;橘紅與蘇子相伍,有改善和消除咽癢而誘發的咳嗽及咽喉部興奮灶的作用,且同紫菀、枇杷葉、射干、桔梗共用,無論外感內傷,寒熱咳嗽均可為佐;甘草既能助麻、杏止咳化痰,又能益氣和中,調和藥性為使藥而兼佐藥之用。諸藥合用宣化有度而不傷正,溫燥兼潤而不耗津,共湊開郁透邪,宣肺止咳之功(加減詳見【臨證碎金錄】第二版·驗方集萃)。

臨證施治中,一見咽干、咽疼,便認為麻黃不可用,未免有失偏頗。治療頑咳,也應把握急則治標,先祛其邪;緩則治本,後培其元,以建立遠期療效。本病證善後鞏固,張瓊林每以六味玉屏風散加味,或根據具體情況以此為丸劑、為膏方,並配服胎盤粉,或兼服桂附地黃丸等,以期增強體質,改善呼吸系統功能,提高抗病力。再結合生活調攝,嚴禁煙酒,做到三防(防寒、防塵、防煙),堅持做呼吸體操,往往可徹底治癒。

『醫者不貴於能愈病,而在於能愈難病』是此謂也。

驗 案

辛某,女,34歲,2002年6月4日初診。

外感後咳嗽3年余,常發於春、秋二季,發作則咳嗽難止,咽癢干疼聲啞,痰白黏滯、難咯,大聲言語、快步即咳,甚則嘔吐。現發病已2月余,嚴重影響其教學工作。觀其形質瘦弱,唇舌紅苔薄少津,脈細數。證屬久咳傷陰,正虛邪伏。治以開宣透邪,養陰止咳法。

處方:1.頑咳飲出入:炙麻黃8克,杏仁泥15克,白前12克,射干12克,蘇子15克,橘紅12克,炙紫菀15克,南、北沙參各15克,天門冬、麥門冬各15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6劑。2.火罐療法(肺腧、大椎、身柱),3天1次。3.雞蛋茶,每晚睡前飲之。4.六神丸,睡前干吞10粒。5.痙咳難忍時,以食指叩壓天突穴。6.花生百合粥(酌加生蜜晚間吃)食療。

二診(6月22日):服藥後第4天,覺得非常舒適,其咳即緩,6劑服完,咳嗽基本控制,但往往想起咽喉煩癢或進餐之際,仍現小咳,隨發隨止。

處方:1.抄前方6劑。2.生黃芪150克,西洋參80克,麥門冬80克,北五味子40克,甘草30克,黨參60克,焦白朮50克,制黃精80克,平地木60克,南、北沙參各60克、百合50克,山藥50克,常規蜂蜜熬膏2000毫升,1日3次,每次30毫升。3、睡前飲用雞蛋茶。4、預約立秋前來進行保健『截治』。

按:本例病證為久咳傷肺,耗傷肺陰,上損及下,母病及子,腎陰虧耗,子虛母累,不能上滋肺系,肺失潤降,宣肅失調,久之兩傷。其咽癢不已,正虛邪戀之徵,邪不去則咳不止,咳不止則正難復。治以頑咳飲加甘涼滋柔之品,清金潤燥。患者雖未按期前來保健『截治』,幸而一撥即應,正氣乃復而得以痊癒。(王三陽 安徽省六安新華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