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39|回覆: 0

[中藥大全] 大薊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鏈接]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9-12-13 15: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大薊中藥成品

大薊中藥成品

大薊

大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薊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地上部分,除去雜質,曬乾。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產於江蘇、浙江、四川等地。有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等功效。

【本草經疏】:大薊根稟土之沖氣,兼得天之陽氣,故味甘氣溫而無毒。日華子:涼,當是微寒。陶雲有毒,誤也。女子赤白沃,血熱所致也。胎因熱則不安。血熱妄行,溢出上竅則吐衄。大薊根最能涼血,血熱解則諸證自愈矣。其性涼而能行,行而帶補。補血涼血則榮氣和,榮氣和故令肥健也。

大薊花圖片

大薊花圖片

大薊植物圖片

大薊植物圖片

大薊植物圖片

大薊植物圖片

大薊簡介

藥材名:大薊

別名:大刺兒菜、大刺蓋、老虎脷、山蘿蔔、刺蘿蔔、牛喳口、雞母刺、大惡雞婆、山老鼠簕

來源:為菊科薊屬植物大薊,以全草及根入藥。野生品春、夏開花前連根挖出洗淨曬乾。栽培品在栽後第二年採收。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原植物生於山坡、草地、路旁。喜溫暖濕潤氣候,耐旱、耐寒,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味甘、苦,性涼。歸心、肝經。功效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臨床用名有大薊、大薊炭。

性狀:乾燥全草,莖圓柱形,粗約4~10毫米,表面紫褐色或褐色,有縱皺紋,密被灰白色絲狀絡毛;質松而脆;折斷面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鬆的髓卻。葉片多數脫落,殘留的葉綠褐色或焦褐色,多破碎皺縮,邊緣具不等長的針刺,質脆而易脫落。頭狀花序存留於枝端,管狀花多萎落不存,總苞枯黃色,表面微帶紫黑色,白色羽毛狀冠毛外露。氣微弱,味淡。以色灰綠、無雜質者為佳。

大薊的地上部分曬乾後可以入藥,其性味苦寒,能夠入心經和肝經。曬乾後的大薊味道不是很苦,遇到有老年人潰瘍總是不容易痊癒的疾病,可以取這些曬乾的大薊葉煎湯後內服,可以很快的使腐敗的潰瘍收口。新鮮取汁用的大薊性味更加苦寒,由於寒涼能夠入血分,大薊的主要功能是涼血止血。對於那些由於血熱妄行而導致的出血疾病如咯血和小便出血,都會有不錯的療效。

化學成分:含揮髮油、物生鹼;鮮葉含柳穿魚甙。

性味:性涼,味甘、苦。

大薊味甘、苦,性涼。具有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腫的功能。用於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生大薊以涼血消腫力勝,常用於熱淋,癰腫瘡毒及熱邪偏盛的出血證。大薊炭涼性減弱,收斂止血作用增強。用於吐血、嘔血、咯血、嗽血等出血較急劇者。

歸經:入肝、脾經。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禁忌: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
大薊的功效

涼血止血,散瘀消腫。主治:衄血,咯血,吐血,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肝炎,腎炎,乳腺炎,跌打損傷;外用治外傷出血,癰癤腫毒。

大薊的用法

內服:0.5~1兩。--【全國中草藥匯編】

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全國中草藥匯編】

內服:煎湯,1.5~3錢(鮮者1~2兩);搗汁或研末。--【中藥大辭典】

外用:搗敷或搗汁塗。--【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5-10g;鮮品可用30-60g。--【中華本草】

外用:適量,搗敷衍。用於止血宜炒炭用。--【中華本草】

內服:9~15g。--【中國藥典】

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中國藥典】

大薊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1、治心熱吐血、口乾

刺薊葉及根,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頻服。(【聖惠方】)

2、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

大薊一握。搗,絞取汁,服半升。(【本草匯言】)

3、治肺熱咳血

大薊鮮根一兩。洗淨後杵碎,酌加冰糖半兩,和水煎成半碗,溫服,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4、治熱結血淋

大薊鮮根一至三兩。洗淨搗碎,酌沖開水燉一小時,飯前服,日服三次。(【福建民間草藥】)

5、治婦人紅崩下血,白帶不止

大薊五錢,土艾葉三錢,白雞冠花子二錢,木耳二錢,炒黃柏五錢(如白帶,不用黃柏)。引水酒煨服。(【滇南本草】)

6、治腸癰、內疽諸證

大薊根葉、地榆、牛膝、金銀花。俱生搗汁,和熱酒服。如無生鮮者,以干葉煎飲亦可。(【本草匯言】)

7、治肺癰

鮮大薊四兩。煎湯,早晚飯後服。(【閩東本草】)

8、治疔癤瘡瘍,灼熱赤腫

大薊鮮根和冬蜜搗勻貼患處,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9、治跌扑損傷,瘀血作痛

大薊汁,和熱酒飲。(【本草匯言】)

10、治結核於項左右,或栗子瘡紅腫潰爛出膿久不收口者

獨根大薊,不拘多少,或煮水牛肉,或豬肉,或單用,煨點水酒服。外用新鮮大薊搗爛,入發灰、兒茶、血竭同拌,敷瘡口,生肌。(【滇南本草】)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