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38|回覆: 0

[詠春拳] 詠春拳之心法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2-3-10 21: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武術網資料
1)中線理論:中線者由人體頭頂至尾閭(尾龍骨)之線。若將敵我之中線連接使成一個中線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們在進攻和防守方面是絕對的有利.在進攻方面,我們沿着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向敵方中線攻擊,這是敵我最短之距離;同等拳速拳軌、近者自然較快擊中。再看我們若向敵方左或右攻擊、對方很容易卸去我們之力.但若我們向敵方中線攻擊。對方則甚難卸力,而且受力較重。在防守方面,我們守中線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線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軌。
(2)朝面追形:與對方朝正面對面者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對方面向其他方向)我們之面沿着中線平面追望對方中線之形者是為『追形』。詠春對敵時儘可能是正面朝敵的。無論敵方環繞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們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敵方。其好處如下:①防守方面:簡化敵人向我們進攻的來向。因為正面之攻擊,敵人向我們進攻之來向只限於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們對敵人來勢較易捉摸。②進攻方面:配合中線理論。我們較易擊中目標及敵人受力較重。②出手快而影少;僅手美同時到達敵人,所以出手時不用轉。動勃頸。因此出手之影(先兆)會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相互兼顧。
(3)埋踩理論:詠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數是手踩緊貼着中線平面的、好處如下:①巧方面:可搶中線以達最短距離和最重之攻擊。②守方面:一方面埋踩本身已保護身體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線以達最短距離之防守;
(4)收踩理論:永春出手後(不論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踩微曲是為收踩。這樣除了有利自己同一雙手能立刻再作攻擊外,在防守方面使敵方難以取我們之關節並守位方面亦會較緊密。
(5)『來留去送』心法.『來留』者對方向我們擊來之手法,我們除了消外最好儘可能將其留住,以便利用詠春橋手相接之感覺將其控制。『去送』者當敵方發強力向我們去來,我們利用手法把擊來之方向改變,令其攻擊不能擊中我們,若可能我們應再加力順其勢向那改變後的方向送去,令敵失勢或把式用老。
(6)『甩手直衝』心法:『甩手』者是指當對方突然將與我相接之橋手撤去(不論何任何方面)。每當對方『甩手』,我們應以第一時間發招衝出直攻敵方為之『直衝』。『朱留去送』和『甩手直衝』心法,是從離手練習鍛煉出來的。
(7)攻守同期;當我們消對方之攻擊時,在可能範圍內我們應同一時期發招攻向對手。這樣將會由被動變主動而達到後發制。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