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48|回复: 0

[儒家学说] 《第276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章》怎样理解“先之、...

[复制链接]
贾陆英书屋 发表于 2017-12-1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章》怎样理解“先之、劳之”和“无倦”在管理政事中的重要性?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这里所谓“先之”,就是要做在百姓之先,身先百姓。所谓“劳之”,就是使百姓勤劳工作。两个“之”字,都是指百姓。“无倦”,就是不要倦怠。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百姓之先,然后使他们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再讲一点。孔子说:“不要倦怠。”

本章孔子答子路问政,突出强调了勤政的问题。《国语·鲁语下》记载:公父文伯之母敬姜说:“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意思是说,老百姓勤劳就会思考,会思考就会产生善心;安逸就会缺乏节制,缺乏节制就会忘掉善行,忘掉善行就会产生恶心。这句话言简意赅,总结出一条极为重要的历史经验:一个好的政治,应当在民众中大力倡导勤劳节俭之风,反对贪图安逸之风。怎样提倡呢?孔子讲的“先之、劳之”和“无倦”,就是最好的答案。“先之、劳之”,强调为政者要

以上率下,发挥带头作用,只有自己做在百姓之先,率先而行,才能使百姓勤劳地工作,带动一方形成勤劳节俭之风。“无倦”,强调为政者要勤政,而不能怠政,这与孔子回答子张问政时讲的“居之无倦”(《论语·颜渊》)是一个意思。

孔子答子路问政所提出的“先之、劳之”和“无倦”,对于我们正在开展的反对“四风”工作,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作出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先之、劳之”和“无倦”,正是实现上述要求所必不可少的。

附:

《原文》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①,劳之②。”请益。曰:“无倦③。”

【注释】

①先之:做在百姓之先,身先百姓。之,指百姓。②劳之:使百姓勤劳工作。之,指百姓。③无倦:不要倦怠。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百姓之先,然后使他们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再讲一点。孔子说:“不要倦怠。”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