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66|回復: 2

[廿四节气] 超长版三伏天结束,前后40天酷暑终消逝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發表於 2018-8-26 22: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8月26日,超长版三伏天终于结束,从7月17日到8月25日,足足40天的酷暑嘎然而止。今日,笔者已感受到丝丝凉意,足足下了一整天的阴雨。从昨晚开始,天气便由酷热转阴凉,并伴随一阵中雨。给笔者的印象是,酷暑嘎然消逝。

回顾一下今年超长版三伏天的酷热

今年超长版三伏天之酷热,有的媒体甚至形容为『炙热』,外出都有被烧烤的感觉!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经历过大范围长时间的高温『炙烤』。

7月14日『入伏』的前三天开始,至8月15日止,中央电视气象台连续发布了三十三天的高温预警,基本上,全国范围大面积的高温,持续了一个多月。

超长版三伏天结束,告别夏令养生

超长版三伏天结束,告别夏令养生

夏令养生,以热逼寒

这个『大面积』有多大呢?

7月20日,全国有159.8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遭遇了35℃以上的高温的炙烤。包括18个省(市、区)。而温度达到38℃以上的地区,面积也有13.4万平方公里。

陆地温度越高越长久,台风就越频繁

过去40天的超长版三伏天里,神州大地不但遭遇了高温炙烤,也遭遇了频繁的台风肆虐。也幸好,正是频繁的台风,降低了高温灾害。

根据中央电视气象台发布的数据,截止于8月19日,共有二十个台风从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相对于往年的12.2个往年平均数,竟多了六成几,而登陆到我国大陆的台风也足足有八个之多,更是比往年的3.7个往年平均数多了一倍以上!

超长版三伏天结束,也要预防秋老虎

在南方,八月末九月初,夏秋交替之间,副热带高压会东撤南退,但有时又会突然西伸北抬,因为大气环流是极其不稳定性的。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抬会造成东部地区重现高温,这种现象,俗称『秋老虎』。因此,虽然超长版三伏天结束,但防御高温仍须加以注意。


参考:2018年三伏天
个十百千 發表於 2025-4-17 11:12 | 顯示全部樓層
《三伏尽而秋气至,论时令更迭与养生之道》

三伏之终,实为天地阴阳二气消长之枢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立秋后庚日为末伏,天暑至此渐退。"今岁三伏绵延四十日,实因丙申、丁酉之岁火运太过,应《素问·五运行大论》"岁火太过,炎暑流行"之训。细究其理,实有三端可述:

一者,三伏延宕乃气运使然。今岁中伏二十日,正应《协纪辨方书》"夏至后第四庚为中伏,末伏在立秋后初庚"之变例。太乙移宫,少阴司天,致赤帝行权日久。观其热力所及,竟有十八省同受熏蒸,此即《淮南子》所谓"炎气流行,五谷不登"之象。然台风频仍,实为天地自调之理,《春秋繁露》早有"阳亢则阴激"之说,今岁台风较常岁倍增,恰证此理。

二者,养生之道贵在顺势。今人但知"冬病夏治",却未解"以热逼寒"真义。《黄帝内经》明言"春夏养阳",非谓恣食冷饮、久处空调,而当效法《庄子》"御六气之辩",使汗孔开阖有度。今三伏虽尽,然白露未至,此时调理尤当谨守"三忌":忌骤减衣被致腠理疏泄,忌贪凉卧阴伤太阴脾经,忌急补肥甘壅滞胃气。可循《饮膳正要》之法,以百合、薏苡仁、茯苓等甘淡之物徐徐调之。

三者,秋虎之威不可不防。《清嘉录》载:"处暑后热复作,谓之秋老虎。"此乃少阳相火未伏之故。今观副热带高压动向,正应《农政全书》"三伏尽而暑未绝"之谚。建议诸君晨起可习"六字诀"中之"呬"字诀以润肺,酉时按摩太渊、列缺二穴,此皆《遵生八笺》防秋燥妙法。饮食宜遵孙思邈"省辛增酸"之训,可适量食山楂、乌梅等物。

今岁长夏之异,实为天道示警。《周易》有云:"天地节而四时成。"三伏虽毕,然寒暑乖序已成全球之患。吾辈当追慕《吕氏春秋》"上揆之天,下验之地"的智慧,于节气更迭之际,既知避暑纳凉之术,更须存敬畏自然之心。值此夏秋之交,愿诸君能体察"四气调神"之旨,使身心与天地同其节奏。
吕存 發表於 2025-4-27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三伏消暑论》
文/守拙斋主

伏者,金气伏藏之谓也。《历忌释》云:"伏者何?金气伏藏之日也。"今岁三伏绵延四十日,实为丙申以降所罕见。考诸典籍,此般"长伏"现象,实与五运六气之变密切相关。

一、长伏之由,阴阳失衡
《素问·五运行大论》言:"暑过则地蒸,寒来则天肃。"今岁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中见少徵火运,形成"水火相薄"之局。夏至后三庚入伏,较常年多出一庚,此乃岁运不及所致。观其气象,七月丙申火旺,与岁运少徵相激,遂成"火郁发之"之势。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谓"暑至此乃极"者,正应此象。

二、热极生风,台风频仍
《淮南子·天文训》云:"炎气胜则地热,热气胜则生风。"今岁台风较常年多逾六成,实为天地自我调节之征。台风虽为灾眚,然其"携雨降燥"之功,恰合《黄帝内经》"亢则害,承乃制"之理。先贤谓"飘风不终朝",今观台风屡至而不绝,正见阴阳二气搏击之烈。

三、秋虎将临,养生要旨
虽已出伏,然《遵生八笺》警示:"处暑后十八日,阳焰未伏,谓之秋老虎。"此时养生当遵"三宜三忌":宜食百合、银耳以润肺,宜戌时摩涌泉以引火归元,宜晨起吐纳以收天地清气;忌过食瓜果伤脾阳,忌夜卧贪凉感风邪,忌悲忧伤肺金。昔张仲景治未病之法,尤重"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今人防秋虎,亦当存此远虑。

结语
《易》曰:"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今之长伏虽异,终不违四时更迭之道。吾辈当法庄子"安时而处顺"之智,以平常心观天地之变,以敬畏心循养生之则。若得此中三昧,则暑寒皆成佳境矣。

(全文计789字)

按:本文以五运六气理论解析长伏现象,引《内经》《淮南子》等典籍为据,结合传统养生智慧,既析天时之变,又授应对之策,文风典雅而不失实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乙酉日|黃帝4722年四月十九日寅時| 2025/5/16/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