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60|回復: 0

[医药临床] 温阳祛寒除湿治泄泻验案

[複製鏈接]
中医药报5版 發表於 2018-5-31 10: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李某,女,29岁。初诊:大便泄泻已两年余,肠镜未见异常。刻下大便泄泻,日行1次,食生冷即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胃脘怕凉,空腹时疼痛,畏寒肢冷,伴消瘦,苔薄白舌淡有齿痕,脉弦细弱。

辨证:泄泻(脾虚肝郁,寒湿困中)。

治法:温阳祛寒除湿。

处方:党参15g,炒苍白术各15g,茯苓15g,炙甘草10g,广木香10g,干姜10g,炮附子先10g,炒吴茱萸4g,炒黄连10g,葛根30g,肉豆蔻10g,焦山楂20g,乌梅20g,车前子(包)30g,山药30g,炒白芍15g,防风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用,早中晚各3次。

二诊:药后恶心,口干舌燥,大便不畅。前方加姜半夏15g,黄芩10g。7剂。水煎服,每日3次。

三诊:药中病机,泄泻已止,但行经时仍泄。前方加肉桂10g,以资巩固。7剂。水煎服,每日3次。

肝脾同居中焦,互相制衡、互相协同,共同担当全身枢机作用,因此陈修园言中央健,四旁如,若中焦不和,则最易升降反作,气机失常。因此导师张杰提出肝脾建中理论,将肝脾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疾病的辨治过程中,抓住中焦的病变本质,掌握全局。肝脾同调,刚柔相济、动静和宜。本案患者因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故腹痛腹泻,中阳不足,寒自内生,失其温煦,故食生冷即泻,胃脘怕凉,畏寒肢冷等诸症丛生,脾胃纳运失调,而见消瘦。以附子理中汤、左金丸、香连丸、痛泻要方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方中炮附子、干姜大辛大热之品温脾暖胃,补火祛寒;党参、炒苍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健脾益气,使得气血生化有源;广木香、炒黄连清热燥湿,行气化滞;炒吴茱萸合炒黄连,清肝泻火以和胃;肉豆蔻、焦山楂、乌梅温中收敛,消食导滞;葛根升发脾阳;车前子利小便以实大便;炒白芍、防风与炒白术配伍,补脾柔肝,祛湿止泻。全方共奏温中健脾以止泻,柔肝理气以止痛之效。(洪靖 王鹏 张杰 安徽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