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68|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不看起收,就看运笔!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5-21 13: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99eecb1a5106a0abc18aeccc8462ef9.jpg

究竟什么是使转?孙过庭说:『纵横牵制谓之使,钩环盘纡谓之转』。我的理解,使转肯定是运笔动作,不同的动作形成不同的外观。『纵横牵制』是运笔方向的突然改变,由纵变横或由横变纵,总之是角度的突变,形成方的形态,这样的动作一般叫做『折』或『翻』,这就是『使』;『钩环盘纡』多是圆的形态,是运笔方向的逐渐改变,这就是『转』,是角度的渐变。

一、单一笔画的使转变化。图示:

c22333f79792a98d843b35353bcd9731.jpg

左边的横起笔由纵逐渐变横,由侧锋逐渐变为中锋,这个方向是逐渐变化的,所以叫『转』。至快收笔处,方向由横突然变纵,只能通过提笔把笔翻到另一面着纸,由中锋变为侧锋,然后收笔,提笔的地方呈现方的形态。这个方向是突变的,所以叫『使』。再看右边的横,至快收笔处,没有提笔突然改变方向,而是逐渐向下改变方向,呈现圆的形态,这是『转』。那么,笔画的书写为什么要运用『使转』的技法呢?一是为了笔画中部保持中锋,使线条有圆厚、立体的美感和力度,二是为了线条之间刚柔相济,三是为了笔法的丰富,提高线条质量。如果不用使转,线条就会单调疲软,请看下图

639d977b97615c6e086f7d72d8ada8de.jpg

这图例左边是错误的。1横软,笔管右倾,笔毫向拖布一样顺托过去,只有下按的力量;2横薄,纯侧锋,其它毛病同1横;3横肉,按笔只按不提,提笔只提不按,纯侧锋,提则漂浮,按则墨猪。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没有运用使转。再看右图,都是通过使转使线条保持中锋,笔管向上向左呈逆势。笔毫既有前进的力,又有后退的反作用力,这样才能涩行。按笔要有上挺的反作用力,这样才能不肉。提笔要有下按的反作用力,这样才能不漂浮。谈到中锋,还有裹锋、铺毫,请看下图

593346b0e686b48604da47d680f81795.jpg

中锋有铺毫、裹锋之别。铺毫是笔锋铺散开,收笔时如果不做任何动作,只是戛然而止,会出现折铁笔形。这种笔法在隶书、魏碑中常用,后来米芾也常用这种笔法,自称『刷字』,有爽快感;裹锋是笔锋聚拢成锥状,收笔时如果不做任何动作,突然而止,会出现垂露笔形。这种笔法是最古老的笔法,是常用笔法,有圆厚感。清人提出『中实之妙』就是强调中锋,纠正自颜柳以后出现的笔画两端重按,中部空怯的弊端。古人说的锥画沙、屋漏痕,都是形容中实之妙。单一笔画还有其它变化:见图

82d24754b783b83af7fac0acb530e836.jpg

笔画过长时,中部可增加波折,以求变化,但波折不可太多,折点之间距离不能相等。如下图:一字。顺逆能增加笔画的涩力,如之字的捺。

fbe94cce97263a44dbc710a63035c433.jpg

2ab4ffbd308bf25910134336c5b42eac.jpg

快慢能增强节奏感,慢则实,快则虚,有飞白。如洲字,右竖不仅有快慢的节奏,而且还运用了铺毫,收笔出现折铁。有些短线条还可纯用侧锋,如搏字上边的两个横。

58a5e2aa2335ac3abfa37b20904c839c.jpg

2dcdd572cc833492d03f4e96300f63b0.jpg

虚断指线条的中部笔断意连,如尘的首横,帆的左竖。

5efd5e0d4edeceb2d12cf84e8e33a2f8.jpg

2aeb1b2461df520f2783683fbd29d725.jpg

二、复合笔画的使转变化。

先看『使』(角度突变的转折)的变化图示:

f86dfca0137b30fd91cdb1cdb00973ab.jpg

横折是由横和竖组成的复合笔画,是一笔写成的,因而它是线条的中部。叠是横的收笔与竖的起笔重叠在一起,有侧锋、中锋之别。如下图中字的折是侧锋,同字的折是中锋。

7afa0122072575c25d67051ccb8fa712.jpg

ce74c72324d180bc1c16dc34ae93003a.jpg

离是横的收笔与竖的起笔不重叠,而是分离,但是一笔连写,魏碑常用此法。如因字。

5e40696f8470c114c9c0b85b48f3b859.jpg

突是指折的地方突出某一笔画,另一笔画从它里边走,如关字的门突出横,竖从横里走,闻字的门突出竖,横从竖里走。

0747c58c7e64de7e923c6ad7ca0664b2.jpg

6fbdd4850db5cc54050d5fff7fd820bc.jpg

侧是转折处用侧锋,不叠不离,而是连接,不提笔,直接转成,内圆外方,魏碑、隶书常用,如明和字。

d7302a270a33a4ec3fbff7aef2af5519.jpg

324a546a16b31032965195671e64ae93.jpg

拧如撇折,折处不用提笔,笔锋向相反方向走时,笔尖自然拧转成方折,如竟的口、楼右旁米的折法。这是行草常用折法。

b28c6fcc31c5f97cf694235f594fc9ba.jpg

8eeb8832b3881536aaacb4a798b1325a.jpg

虚断是折处逐渐提笔断开,笔断意连,如风字。实断是突然提笔断开,如国字。

31e40f84e723c9e2661b5448c1287b26.jpg

d6d016deb7e07701af54b5012ef4c794.jpg

提是逐渐提笔连到折处,如阖字的门。折中有转是折后又向里转笔,如虹的虫字旁口的折处。

ba7ec2b32133e7cc54d5ab489e721809.jpg

09ddc1c3a92960edc0a1753d9ce8ec5f.jpg

再看『转』(角度渐变的转折)的变化图示:

b246ebb149dd84f2d27c6e503af5c694.jpg

提转是转折处提笔变细,如震字。按转是转折处按笔变粗,如搏字。匀转是转折处不提不按,如提字。

d349f020f8d1a0a56d23eeb9c93addbf.jpg

8715c8d26d9e6fc6e9f6c8dce56db0cc.jpg

746a22740dafa8f9772780462cf566ef.jpg

虚断的如霁字。实断的如荡字。转中有折的如碧字。

62e172bedaa48d913ddb33387b3e0795.jpg

6b0b26ba048770f874d5db95a4cae793.jpg

98b2249b4e4702810f2c913563756904.jpg

| 你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推荐关注 | 书法自学

有什么想说的,留言告诉自学君吧!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