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99|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王羲之22封信,妙绝古今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3-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今天给大家特别整理王羲之的书信手札欣赏,非常精美。主要是:长风帖、初月帖、得示帖、二谢帖、寒切帖、何如奉橘帖、孔侍中帖、快雪时晴帖、妹至帖、哀祸帖、平安帖、丧乱帖、上虞帖、大道帖卷、误坠地贴、行穰帖、姨母帖、游目帖(蜀都帖)、雨后帖、远宦帖、旃罽胡桃帖、瞻近龙保帖、大报帖。

伴随解读,我们一起探访1700年前,书圣书信中的生活。

〖行穰帖

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胡桃帖〗

此帖出自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全文见〖右军书记〗:「得足下旃、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现存此帖已残,仅存21字。释文 ……回近之,未许。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雨后帖〗

今日雨后,未果,奉此,想□□能于言话可定便。得书问,永以为训,妙绝无已,当其父转与都下,岂信戴适过,于粗也。羲之。

〖妹至帖〗

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耽之。

〖寒切帖〗

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 唐人勾填本,有乌丝栏。纵25.6厘米,横21.5厘米,草书五行,五十字。卷尾有董其昌、娄坚题记。此帖宋代曾入绍兴内府,明代流入民间,明韩世能、王锡爵,清王时敏等递藏,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书法艺术珍品。

原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其中『谢司马』应为谢安。谢安为王羲之至友。谢安于升平四年(公元360年)出山为桓温西司马,时41岁。

此信应写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王羲之逝世。因此,此书应是王羲之晚年书写。此帖书体遒勁妍润 ,沉著流動,写时好像毫不费力,体现王羲之晚年书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极致妙处。

正如唐人孙过庭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所以能够『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二谢帖〗

二谢面未比面①,迟诼良不静②。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③。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④。左边剧⑤。

〖长风帖〗

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谓,深可忧。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知得廿四日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

安石昨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足下以语张令未? 前所经由,足下近如似欲见。今送致此四纸飞白,以为何似?能学不?

〖游目帖〗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瞻近龙保帖〗

释文:[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云卿当来居]此喜迟[不可言]想必果言告[有期 耳]亦度卿当不[居京此]避又节气[佳是以]欣卿来也此信旨[还具]示问

〖初月帖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济行无人不辨遣信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陟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和王羲之其他草书比较,具有古意,可能是较早的作品。此帖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很多特点。

如其中倒数第二行之『道忧怀』,末行之『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

如『忧』字的首笔和末笔,『怀』字的左侧竖画,『报』字的最后一笔,笔画或短或长,或藏锋或露锋,都呈曲势,非一带而过,中间充满了微妙的变化。

翁方纲所谓『中过』,包世臣所谓『善用曲』,『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等等,于此帖皆可领略一二。

用笔以中锋为主,有些字如『山』字、『报』字使用侧锋也十分明显。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帖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

这种情况同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唐代以后追求精整规范,这样的字就很难出现了。

〖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①。未果为结②,力不次③。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④。现存此帖怀疑是唐代摹本,目前尚未定论。贴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

〖孔侍中帖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①:且因孔侍中信书②,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③。

〖得示帖

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

〖平安帖

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口口人近集存想明日归复悉口口由同增慨。

〖何如奉橘帖

〖姨母帖

〖大道帖

大道久不下,与先未然耶

〖远宦帖

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哀祸帖

频有哀祸,悲摧①切割②,不能自胜③,奈何奈何!省慰④增感。

〖误坠地帖

上虞帖

凡七行,其文曰: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未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大报帖

〖丧乱帖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