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76|回復: 0

[诗词赏析] 何新论古诗词(24)·孔子观〖大武〗之舞

[複製鏈接]
何新 發表於 2017-12-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何新论古诗词(24):

孔子观〖大武〗之舞

4de53b88618d8f0ac860a5f19d8e8545.jpg

  孔子在洛邑观赏了周新王登基举行大典时演出的〖大武〗舞乐。

  〖大武〗乐原是周王朝的太师周公为武王灭商而组织的庆功乐舞。①周成王时周公将其制订为周朝宗庙的祭祀舞乐。据王国维考证,大武乐舞共分为六部,包括颂诗六篇。

  〖大武〗之乐章今已不存,但其六首颂词,则仍保存于〖诗经·周颂〗中。

  ①〖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至,以锐兵克之于牧歌。归乃献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

  第一首:〖我将〗

  译文:

  我们奉献祭品举行祭祀, 有牛也有羊,愿上天保佑我们!

  一切仪式遵循文王的典范,让四方一天比一天安祥。

  伟大的文王!请保佑我们,享用祭祀。

  我们日日夜夜,敬畏上天的威严,永远守护它!

  原文: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文王!既右飨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第二首:〖武〗

  译文:

  辉煌呵,周武王!

  无人可比你的伟烈!

  美好呵!

  周文王,开创子孙的基业!

  武王继承文王事业,战胜殷商制止屠杀,成就了你们的功业!

  原文:

  于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第三首:〖贲〗

  译文:

  文王当年付出辛劳,我承受他的事业,颁布政令连续不断!

  我祈祝天下安定,让周朝的天命,永远不断绝!

  原文: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敷时绎思!

  我徂维求定,时周之命,于绎思!

  第四首:〖般〗

  译文:

  多么辉煌啊,这个周国!

  登上它的高山——大山巨岳变的大近河

  普天之下,无不包容封疆之内,奉持我大周的天命!

  原文:

  于皇!时周!

  陟其高山,堕山乔岳,允犹翕河!

  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

  第五首:〖酌〗

  译文:

  光荣呵,王师!你们逐走了黑暗!

  使天下重见光明,于是大吉祥!

  我荣幸地继承大业,矫健的武王士兵们!

  有材有能后继有人,充实你们大王的英勇军队!

  原文:

  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时纯熙矣!

  是用大介,我龙受之。

  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第六首:〖桓〗

  译文:

  安定了万邦,屡次得丰年,天命永在!

  英勇的武王,保卫着他的勇士,统有着四方

  奠定了宗庙

  如太阳在天上

  上皇监看着我们!

  原文:

  绥万邦,娄丰年,天命匪解。

  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

  克定厥家,于昭于天!皇以闲之。

  孔子观看〖大武〗后解释说,这六首颂辞、音乐及舞蹈,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意义。

  孔子说,〖武舞〗的第一章表示武王出师北上。第二章表示武王灭商。第三章表示武王领兵南下。第四章表示开拓南方疆土。第五章表示以陕县为界,分中国为两部,周公治理东方,召公治理西方。第六章演员都回到原来舞位,表示诸侯会聚京都,尊崇天子。

  根据〖礼记·祭统〗及〖明堂位〗的记载,〖大武〗舞者手执『朱干玉戚』。干者,毋也,即盾牌。『朱干』即朱绘盾牌,玉戚是玉制的大斧。①

  ①表演当中武王与大将夹着队伍振动金铎,战士们手执戈矛随着节奏,每回进行四次击刺,显示周武王的军队威震中国。继而又分列前进,表示战事早已成功,由周公、召公分治全国。(参见〖礼记·乐记〗)。

  〖尚书大传〗云:

  『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礼记·祭统正义〗内皇侃疏引)

  〖华阳国志〗记: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在〖诗经·周颂〗的『大明』一篇中,也记述了武王在牧野与商人大战的过程:

  译文:

  天生武王。上天保佑他,命令他必须翦灭大商!

  那殷商的军队旌旗密得像森林。

  武王誓师在牧野:我即将发起进攻!

  上帝正注视着你们绝不可怀有异心!

  牧野广阔宽敞,檀木兵车堂皇,四马奔驰雄壮!

  啊!太师与尚父吕望就像苍鹰飞扬!

  扶助那武王,消灭那大商——到清晨天下明亮!

  原文:

  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矢于牧野:维予侯兴。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孔子说:『〖大武〗乐舞,系统的舞蹈动作,就是模拟武王伐纣时的战斗动作。』战争讲究先声夺人,认为这是取胜的必然条件。临阵时有人大声呐喊,高唱战歌,手执武器,做出各种恫吓性的刺杀动作,或者身穿彩衣,化装为野兽。①

  〖左传·庄公十年〗记述郎之役,鲁公子偃蒙皋比(虎皮)而先犯敌阵,以胜敌。僖公二十八年传记述,濮阳之役,晋下军胥臣亦蒙马以虎皮,以胜陈、蔡。可见春秋时代历来有此吓敌之心理兵法。

  ①汪宁生〖释武王伐纣前歌后舞〗,见〖历史研究〗1981年第4期。

谢谢阅读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