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15|回復: 0

[医药资讯] 孔子后人的中医创业经·『互联网+』医疗更要有『紧箍咒』

[複製鏈接]
新华社 發表於 2017-11-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700015f938cc6dfbfb47e0682723999a.gif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第 一 新 媒 体

来源丨新华社

孔令谦终究没接几家风投抛来的数千万元。这位孔子后人并非没有互联网思维。几经创业沉浮,他说,老祖宗留下的是金饭碗更是紧箍咒,对于中医药,先夯实传承,比圈钱、变现更重要。

2015年,『互联网+』医疗风起云涌,在线咨询、可穿戴设备、疾病管理、远程医疗等概念层出不穷。10年前创办孔医堂前身孔伯华医馆,孔令谦并不否定任何一种创业模式。『中医药宝库里拿出个好方子做成产品就能赚钱,但医生的使命是治病救人,中医传承精神的实质,是做人。』

这与不少互联网领域投资人『只投靠谱的人』的坚持类似。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炫目的盈利故事之外,品行、人格、有所不为,一个靠谱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信赖和尊重,也更容易成功。

『金饭碗上面的紧箍咒就是有敬畏、有底线,这是「老理儿」,也是老祖宗留下的创业经。』孔令谦说。

孔令谦的祖父孔伯华,在上世纪初参与创办北京国医学院,倡导建立现代中医教育体系,培养众多中医人才。

与不少出身世家的人一样,孔令谦起初并没有意识到名医的光环。『自家做的酸梅汤就是比外边的汽水好喝而已』。他自幼熟背黄帝内经等经典,却在很多年后才知道其真正含义,没有上过中医学院,却在祖父和父亲的脉案里敲开了传统医学的大门。上世纪90年代,他下过海,干过IT,赚过钱也赔过钱,在父亲去世后,幡然重建医馆。

孔医堂沿袭了孔伯华在世时坚持给百姓义诊的传统,每天每个医生拿出一个义诊号,北京几个分馆加在一起一年就有6000多个。这些义诊号由街道、社区分配给困难群众,力争惠及最需要的人群,已经坚持了10年。

孔令谦说,好大夫从不乱开药。孔医堂很多患者一周的药费少则几十元,多则二、三百元。『现在有一种大夫是虫草大夫,动不动就开虫草。我查了祖父几十年的脉案,从来就没开过虫草。』

在孔令谦眼里,医生的职业需要得到尊重,但医生不应该成为医院赚钱的工具。医学的终极目标应是人文医学,终极商业模式应是公益。医院不能发展成为『商』,无论模式如何创新,服务、产品可以延伸出价值,但医生就该聚焦医学。『整天挂在网上不好好接待患者,哪个好医生是互联网培养出来的?』

不见面就看病,基于健康数据跟踪和大数据分析的远程医疗,是互联网描绘的未来理想的就医场景。而中医诊断需要望、闻、问、切。孔令谦说,中西医在治疗思想上有根本差异,但现在医学发展追求更加精准,中医始终强调因人、因地、因时综合分析,都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对于中医,先『子承父业』,再谈创新,才能避免浮躁。

如今,孔医堂瞄准中医药人才培养,向百年前的北京国医学院致敬。他们在孔子故乡与曲阜中医药学校合作,建立临床教学实践基地,探索基层乡村医生的基础教育的模型。

立足根本,戴上了『紧箍咒』,孔令谦才找到了端着金饭碗创业的感觉。『父辈们说,人有生命、有性命、有使命,我现在才渐渐悟到。』他说。

I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为『新华社』,记者/刘景洋 王震杰,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