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77|回復: 0

[成语典故] 一字千金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9-18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字千金〗相关人物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一字千金〗涵义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金〗出处

〖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南朝·梁·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唐朝·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

〖一字千金〗辨析

〖一字千金〗读音:yī zì qiān jīn

〖一字千金〗近义词: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生花妙笔、一言九鼎、一字千钧、一字一珠、一字连城

〖一字千金〗反义词:一文不值

〖一字千金〗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宾语

〖一字千金〗造句

1、鲁迅先生的杂文,含义极深,真可谓一字千金

2、所以说签合同“一字千金”,消费者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

3、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情采并茂,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4、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5、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6、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一字千金

7、欧阳中石先生是中国当代着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一字千金

8、今天在古董拍卖会场上,某些名人的书法作品以高价卖出,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9、一言九鼎,一字千金。千槌打锣,一槌定音。

〖一字千金〗成语典故: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

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一字千金文言文〗: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致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记、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一字千金白话文〗: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它完整地记载了天地万物和从古到今的事,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并将〖吕氏春秋〗张布在咸阳集市的门口,在它上边悬挂千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或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一字千金〗成语接龙:

一字千金→金钗换酒→酒色财气→气贯长虹→虹销雨霁→霁月光风→风和日暖→暖衣饱食→食子徇君→君圣臣贤→贤贤易色→色飞眉舞→舞凤飞龙→龙心凤肝→肝肠寸断→断袖之宠→宠柳娇花→花枝招展→展翅高飞→飞土逐害→害人不浅→浅尝辄止→止沸益薪→薪桂米珠→珠盘玉敦→敦诗说礼→礼崩乐坏→坏法乱纪→纪群之交→交臂相失→失张失志→志大才疏→疏水箪瓢→瓢泼大雨→雨露之恩→恩逾慈母→母难之日→日炙风筛→筛锣擂鼓→鼓唇咋舌→舌战群儒→儒雅风流→流言风语→语重情深→深闭固距→距人千里→里勾外连→连镳并驾→驾鹤成仙→仙露明珠→珠连璧合→合眼摸象→象齿焚身→身后萧条→条分缕析→析毫剖芒→芒屩布衣→衣不重采→采椽不斫→斫轮老手→手不释卷→卷土重来→来之不易→易同反掌→掌上观纹→纹丝不动→动人心魄→魄荡魂摇→摇鹅毛扇→扇枕温被→被发佯狂→狂涛巨浪→浪蘂浮花→花团锦簇→簇锦团花→花烛洞房→房谋杜断→断子绝孙→孙庞斗智→智小谋大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