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58|回復: 0

[國學灌水] 朱元璋人生自白:坦承曾是胆小鬼(2)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3-12-4 19: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广州日报
写真人生记录 在写真的文字里,英雄的选择和一个普通乡民没有任何区别:逃荒,无助,“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m跄”,早晚奔波,朝着有炊烟的地方跋涉,向着有钟声的寺庙行进,没有任何豪情壮志,人生的理想,除了求生还是求生。此时的朱元璋,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会成为彼时的明太祖,
朱元璋对少年岁月的回顾,纯粹是写真的笔法,而到了他儿子朱棣的笔下,少年朱元璋却已与彼时的明太祖画等号,在明成祖所撰写的《御制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里,一户普通农家,成了“句容大族”,删减了饥荒和困苦,朱元璋只剩下神的形象:“威仪天表,望之如神”。
看到后者,真是出一身冷汗,感谢朱元璋在此前留下了一个最写真的人生记录,否则,后人只能看到坐在神坛上的朱元璋,而神坛上的,就是失真的。
写真心路:
人生曾失去方向
心灵曾几度软弱
在朱棣写的《御制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里,父亲朱元璋的人生理想从来就是确定的,与朱元璋相匹配的平台,就是“天下”,和朱元璋相匹配的对应物,就是“豪杰”――“及天下乱,豪杰相率来归。乃焚香祝天,为民请命。”
曾经“心惊若狂”
而在朱元璋的写真文字里,其心路则大相径庭,他首先是一个不自信的孩子,“我何作为,百无所长。”我能做什么呢?我什么特长都没有,投靠亲戚,在世态炎凉的氛围下,只能自取其辱;孤身走天下,只有影子才是最忠实的伴侣。
这个孩子,对自己能否生存下去,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我何作为,百无所长”,完全是一个没有作任何准备就被抛入社会的孩子,他连像样的谋生特长都没有,遑论率天下豪杰,扭转乾坤?
其次,他是一个充满着惶恐感的孩子,生存物质的匮乏,让他“心惊若狂”;一路奔波,无依无靠,他哪里有心思让天下豪杰来投奔,无非就是充满了对已故父母的依恋和哀思――“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只是悲情地呼唤着:我父,我母,你们在哪里?
对于飘零的身世,对于不确定的前程,他充满了焦虑感和不确定感,如同沸腾的热水――“身如飘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更真实的是,他一度曾是一个不敢拥有理想的孩子。对于人生中第一次主动踏出来的一步,他也充满了犹豫,甚至懦弱得不敢做出人生的选择。朋友写信劝他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他的第一感觉是忧虑、恐惧,吓得不行,不知如何筹划――“既忧目惧,无可筹详。”
这个孩子的成长,更多是被生存逼出来的,他对人生前景的规划,更多的是在痛苦地犹豫中做出来的。
在这些袒露心迹的写真文字里,没有豪情壮语,只有对亲情的眷眷不舍,当朱元璋能自己创业,带领一支队伍时,他的姐夫和外甥来投奔,他深情地写到了外甥见到他这个舅舅,就好像见到死去的娘亲,重聚的亲人扯着他的衣服倾诉――“驸马(姐夫)引儿来我栖,外甥见舅如见娘………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 ”
朱元璋可能没有意识到,他在历史大事之外,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些人性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孩子和他真实的心灵,更看到一代英雄的真实成长过程。也为明史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来源:广州日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