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88|回復: 0

[医药临床] “久久”用甘草辨

[複製鏈接]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13-7-21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来源: 中医药报
  仲景方中用甘草,很值得玩味。
  笔者读书临证之余,想到肾着汤与甘草附子汤,有所悟:仲景治疗“久久得之”的病症,或者需要“久久治之”的病候,多在攻邪的同时重视甘草,可谓深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理,此当为仲景心法之一,不敢自秘,草成此文求正于同道。
  肾着汤又名甘姜苓术汤,以甘草领衔做方名,当不是巧合。主治“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此段文字中,笔者对“久久得之”最为关注,这与甘姜苓术汤中以甘草领衔、且用到四两是不是有些关系呢?先不急着下结论,参考一下甘草附子汤便容易见分晓。
  要看甘草附子汤,需要和桂枝附子汤一起比较着看才容易明白。《伤寒论》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175条:“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174条所治之症明显要轻于175条所治之症,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175条估计得病时间也不会短,应该可以称得上“久久得之”。
  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而在桂枝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附子的用量上。桂枝附子汤附子三枚,甘草附子汤附子两枚。为什么病位表浅,病情轻的桂枝附子汤证附子反而要多用呢?
  原因可以从方名上去考虑。甘草附子汤,以甘草名方,意在缓治,故症重而药反轻。
  可溃敌于一役,则以攻邪为重,“邪去正自复”。如果需要一战再战,就不可只识攻击,而需要有“久久治之”的思路,“正复邪自除”。两方甘草、桂枝等量,附子三枚,配生姜、大枣希望尽快在体表解决战斗;而附子二枚、白术二两则需要有拉长战线、拖垮敌人的战略思考。
  明白了甘草附子汤以甘草名方“久久治之”(治以缓)的思路,甘姜苓术汤以甘草领衔治疗“久久得之”之病症的思路也便容易明白。
  巧的是,甘草附子汤治疗风湿,甘姜苓术汤治疗寒湿,治疗的都是接近于体表、筋骨关节的问题,但“久久”之疾用甘草的思路当不仅局限于体表关节的疾病以及湿邪为病,更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希望同道来补充。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