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84|回復: 0

小邾国故都遗址位置成疑 或位于滕州山亭交界处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2-11-8 19: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文化报
小邾国古都究竟在哪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在小邾国墓地周围,也有人认为在山亭区西集镇东,还有人认为在现滕州东郊。而经对古籍整理和考古研究,笔者认为小邾国古都遗址位于滕州山亭交界处,在墓址正西2.5公里的小清河右侧。 
  笔者的根据有三:首先,该处有清晰可见的古城墙。笔者在现场考察中发现,小清河东侧古城墙不仅清晰可辨,复原后城周长约2000米,合乎当时小邾国为“廓”的说法。考古发掘的众多当时的残砖破瓦,不仅出现在城墙里,在城墙外也有大量发现,不少农耕处也屡屡发现;其次,从距离上看,此古城遗址离古墓地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相距不远不近,正好可以方便祭祀;第三,从环境上看,此遗址西侧是大平原,东侧是小清河上游,为群山环抱,符合建陵的古风水条件。
  关于小邾国古都的位置,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笔者也试一一反驳。
  有人认为,小邾国古城就在墓址之中。2002年7月,小邾国古墓遗址发现后,又在其周边进行了发掘,初步确定了其墓群范围,有人发现其墓葬群像个古城池,就把古墓群范围当成小邾国古城所在地。此观点不值一驳。
  另有人认为,古城位于山亭区西集镇东,这种观点在古墓发掘前就有。该地距古墓址正南10公里,为群山环抱,与墓地相隔数座山。且此处既没有建立古城的条件,也没发现古都的任何遗迹,仅凭一间明朝古庙不能判定为古城址。故也不值一驳。
  学术界比较盛行的观点认为,遗址位于滕东原小邾楼村(滕东小邾城街)(见《滕州日报・荆泉副刊》2006.5.18)。此观点认为:天下颜氏出自\\国,自古滕州就是颜氏的发祥地。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8年),宣王封夷父颜的儿子友,在商代地方国“骸钡姆闲嫔辖ǔ橇⒐,为区别于前代的国名,开始称“\\”,史称\\国,国都称\\城。周惠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53年),友的曾孙、第四代\\国君\\犁来晋封“子”爵国,为与父辈的邾国区别,\\又称小邾。\\犁来东迁6里建城称\\犁城,\\犁城也称小邾城,后名小宫,小宫地名今仍存在。其后又在国都东部40里处,埋葬\\、小邾历代国君的墓地建阴城,故称“东疆”,后名“东江”。自春秋战国以后,\\城写作“倪城”,也称“小邾城”,其后又名“土城”,今名“小邾城街”。笔者试对该论者之根据一一反驳。
  第一,持该观点者认为:根据《尚书・禹贡图》、《古本竹书纪年》、《诗经・商颂》及历代地理文献资料,\\、小邾故城遗址在山东滕州市旧县城东一里,梁水(今名荆河)东岸。而笔者确认的小邾国古都也在梁水(今名荆河)东岸,小清河与荆河为同一条河。
  第二,持该观点者认为:明代万历二十四年《兖州府志》载有地图、文字,\\犁城在(滕)县东一里许,梁水(荆河)之东,周回(围)八里,即当今的滕州市小邾城街;清代康熙五十六年《滕县志》续载有故城遗址及文字,“倪城在县(城)东一里,周八里,今滕州市区内的小邾城街”;清代道光二十六年《滕县志》载有《春秋三国世家》,除《滕世家》、《薛世家》之外,还载有《小邾世家》,《小邾世家》翔实地记载了\\城的地理位置,即在(滕)县城东,并考证了颜氏世家的起源及迁徙。但笔者认为,小邾国距今2800余年,明清的记载并不完全可信。而在笔者发现的遗址中,也发现了有明朝记载的小邾国的碑文。
  第三,持该观点者认为:历代《颜氏宗谱》、鲁国《陋巷志》等记载:颜氏的发祥地在山东滕县。而唐《颜氏家庙之碑》:“邾武公(夷父颜)名夷父,字颜,子友,别封\\为小邾子,遂以颜为氏……此碑今存西安碑林。”但实际上颜氏族谱上并未说明。
  (范钦众)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