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48|回復: 0

"南宋徐谓礼墓"特大系列盗掘古墓葬案告破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2-10-23 23: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文汇报
历时一年专案侦查,一出现实版“盗墓笔记”水落石出。今日浙江武义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2・28南宋徐谓礼墓”特大系列盗掘古墓葬案告破,盗掘南宋徐谓礼墓葬的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追回国家一级珍贵文物17卷南宋徐谓礼文书。经认定,徐谓礼文书为近代史学创立以来,首次从墓葬中发现的宋代文书,对研究宋代官制、葬制、纸张制造等意义重大。
上山挖笋偶然发现古墓
2005年春季某一天,王某正在武义县熟溪街道胡处村的龙王山上挖笋,无意中发现一处古墓,便起了“贼心”。当晚,他找来杨某、程某等4人,由杨某和程某踏勘风水、确定古墓方位,汤某和徐某负责挖墓,王某个子矮小则负责钻进墓中盗取文物。除了17卷文书,5人还盗取了3卷素纸等其他文物。年底,杨某又召集另外的盗墓者舒某等5人,再次对徐墓进行盗掘,盗得陪葬衣服,在河里清洗时毁坏,后被他们丢弃。为防止被发现,作案后,5人将文书分开存放,直到去年才敢尝试出手。
去年3月,武义县博物馆原馆长董三军匆匆来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把文物照片递给刑侦大队队长李浩,并告知其“古墓可能被盗”的消息。之后,他将照片送到省博物馆请专家鉴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嘉励一见到照片,惊呼“前所未见,要伪造它实在太难了!”
了解了这一信息后,武义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侦查人员走访武义及周边古玩市场,辗转福建、安徽、江西等地,发现这张照片曾多次出现,最终将焦点聚集在“阿兴”身上。通过对“阿兴”的外围调查,警方了解到叫程某是武义县履坦人,与“阿兴”联系较频繁。警方还发现程某曾向打铁店订制过“洛阳铲”,这种专门用于挖墓的工具使程某的嫌疑更重了。
真假难辨,收藏者事后反悔
警方决定乔装成“买家”,引蛇出洞。去年12月28日,5名嫌疑人被一举抓获,13卷文书在嫌疑人程某的亲戚家和嫌疑人杨某家悉数追回。但另有4卷文书流散北京。办案人员获悉,这批徐谓礼文书曾被他们以120万价格出手给北京一个古玩收藏者,因对方在市面上从没看到过这样的东西,难辨真假,事后又反悔了,要求程某等人还钱退货。但程某只退还对方一部分钱,所以对方扣留了其中4卷文书。
今年7月5日,武义公安赶赴北京,追回剩余四卷“告身”文书。至此,徐谓礼文书“告身”、“敕黄”、“印纸”三部分内容,终成“完璧”,一部完整的南宋官员“任命记录”及“工作考核表”展现在世人眼前。
徐谓礼究竟为何许人也
据宋史研究专家包伟民教授介绍,徐谓礼是南宋时期的武义籍官员,为名臣徐邦宪之子,通过父亲的“恩荫”入仕,正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官二代”。“徐谓礼官场生涯30年,按年限考核资历和功过,从最初的第三十阶‘承务郎’到最高的第十八阶‘朝散大夫’,只能说是一名普通的中下级官员。”包伟民说。因此,在历史上,徐谓礼并不有名,关于他的史书记载也少之又少。
而这次“徐谓礼文书”的出土,珍贵性不在于是否出自名人名家,而在于其世所罕见的史学价值。17卷文书完整记录了南宋中级官员从中央到地方、从低级到中级历任官职调动及其政务考核的全过程,涉及中央制度的核心内容,反映了南宋中后期政治史乃至其它相关领域的第一手资料,实为前所未有的文献发现。尤其是占文书约80%的徐谓礼“印纸”,学界此前从未所见,具有极高学术研究价值。文书字迹工整、保存完好,出土的宋代纸质文物能达到这种程度也实为少见。
周霞

        来源: 文汇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