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96|回復: 0

[國學灌水] 苏东坡的调水符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2-9-14 23: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扬子晚报
过去,宜兴各城镇和乡村集镇都有“老虎灶”,老虎灶专事烧开水,供应城镇居民。泡开水一般不付现钱,而是付以竹制筹码,筹码又称“竹符”,上面烫了火烙印。这竹筹是什么时候来的呢?这要从900年前苏东坡在宜兴饮茶说起。

    宜兴茶自古就很有名,苏东坡有句诗就叫“雪芽我为求阳羡”,他很喜欢喝宜兴茶。他闲居蜀山时,常常高朋满座,大家在一起品茶论诗,说古道今,十分开心。苏东坡喝茶十分讲究,盛水要用瓦罐,茶叶要阳羡唐贡山的贡茶,水要金沙寺旁金沙泉的水。瓦罐和茶叶都好办,就是金沙泉的水要经常去挑。

    有一次,他叫书童到南山挑金沙泉水。南山离蜀山有十六七里路,书童隔三差五就要去挑一趟,时间久了,不免有点厌倦。这天书童就没去挑南山金沙泉水,而是在离蜀山不远处的一条河里挑了两桶水回来。心想,一样碧清的水,估计苏东坡也不一定会喝出什么两样来。水挑回之后,苏东坡沏茶品尝,顿觉茶味不如以前甘醇,一追问,书童只得以实相告。于是,苏东坡想了个办法,取一节小竹管,一劈为二,一爿给金沙寺里的老和尚,一爿自己留着。如果书童去挑水,就把剩下的这爿竹管交书童带交老和尚,在金沙泉取了水,老和尚再把另一爿竹管交书童带回。苏东坡一看竹爿,就知道是不是金沙泉的水了。

    因为这竹爿是用来作为调水符号的,苏东坡就把竹爿戏称“调水符”,还写了一首《调水符》的诗。诗中写道:“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据说,后来的老虎灶泡开水,码头挑脚算担头等所用竹筹码,都是从那时传下来的。
        来源:扬子晚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