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31|回覆: 0

新疆和碩發現戰國時期古墓群 挖掘珍貴文物百餘件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2-9-7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新網
20129793333985.jpg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對和碩縣乃仁克爾口子45座古墓群進行了搶救性挖掘,專家清點出土文物。 孫紅璐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6日電(陶拴科 黃永強)6日新疆和碩縣文物部門透露,9月5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對和碩縣乃仁克爾口子45座古墓群進行了搶救性挖掘,清理出2000年前的戰國時期土金器、銅器、木器、鐵器、陶器、石器等6個類別的100多件文物,另外還出土一部分稀罕文物。 


  據考古隊隊長吳勇介紹,乃仁克爾口子古墓群與和靜縣小山口二、三級水電站古墓葬的墓葬的形制不同的是,雖然墓葬也是石圍墓、石圍石堆墓和石堆墓三種,但大部分是多人合葬墓,只發現一個墓葬是單人墓,在合葬墓中,最少的也有三人同穴;此外,此地古墓群多數有由圓木搭建的屍床,每個墓都有一個祭祀石圍,有燒燃痕跡存在;墓室均由本地的大小不一,不規則石頭壘建而成,形狀為弓形;墓頂部均由巨石覆蓋,每個墓都留有出入口,由巨石掩蓋,巨石有挪動痕跡,據推測為該墓多次葬人使用;部分墓葬內有馬、狗、羊等動物骨骼,還有些放着陶罐、金耳環、金鉑、骨雕、銅泡、鑽木取火器、銅刀、銅刃、磨石、銅牌飾、瑪瑙珠、彩陶罐等隨葬品。


  吳勇分析說,從出土的墓葬形制以及帶流罐、灰罐等隨葬品看,與和靜察吾呼文化、吐魯番的蘇貝西文化有關聯,說明當時居住這裡的人,可能與上述地區存在一定聯繫。說明那個時期居住在這裡的土着人,儘管交通不便,但他們的思想並不封閉,生活方式與當時的社會相差也不太大。


  和碩縣縣域自石以來就是游牧民族的理想聚居地之一,在曲惠鄉、乃仁克爾鄉、新塔熱鄉以及烏什塔拉鄉有着大量在石墓存在,也有諸多的烽燧、古城等遺蹟,多年來,一直未組織挖掘。此次挖掘,填補了和碩縣域早期人類歷史的空白。


  在整個發掘過程中,考古隊發掘隊員們發現,墓葬非常密集,墓葬面積大,規模之大,墓室之深是以前發掘中未曾發現的。其中M29號墓,有三個葬埋層,經過清理,共發現屍骨13人,隨葬品上百件。


  據了解,和碩縣位於古絲綢之路中路的關隘,為打造文化縣城,和碩縣於去年啟動了一系列文化項目,其中興建博物館就是其中之一。為了配合博物館的建設,對乃仁克爾鄉古墓群進行了首次挖掘。此次挖掘對於豐富和碩文化內涵,研究古絲綢之路的興起與發展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批實物資料,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和學術價值。(完)

        來源:中新網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