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76|回復: 0

[汉语言文学] 解密《辞海》中“阶级斗争”一词的变化历程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2-7-5 23: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文汇读书周报
《辞海》第二版(1979年版)的编纂,是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阶级斗争”的定义是通常指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阶级利益不可调和的表现。定义正确。它阐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的三种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虽然不该把这三种形式仅限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但基本原理正确。它阐述了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即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此点出于经典,言之有据。
本条的问题是,过分夸大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阶级斗争形势和错误对策,如:无产阶级夺得政权以后,在一个很长的历史中,阶级斗争不会结束,而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这是由于被推翻的反动阶级不甘心于死亡,它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接着在冗长地阐述了阶级斗争内部和外部条件之后,得出如下结论:所以,对于工人阶级说来,取得政权只是革命的开端,而不是革命的终结。工人阶级必须继续斗争,严厉镇压那些剥削者、破坏者和各种反动分子,必须在经济战线上、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彻底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这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将存在于由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过渡时期。
本来,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但根据此条论述,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只是革命的开端,而不是革命的终结。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自始至终,仍然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而是阶级斗争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就是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1979年,“文革”虽然结束,但思想路线还没有拨乱反正,1978年11月10日,中央工作会议开幕,华国锋同志讲话,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是主要的。会议开了三十六天,接着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在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讲话虽然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时期和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但并没有直接阐说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
而《辞海》必须在1979年9月出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辞海编辑部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精神,参考中共八大报告,自作主张,对“阶级斗争”作了新的阐述。本条的定义是: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阶级利益不可调和的表现。阶级斗争是社会分裂为阶级后的产物,是有阶级的社会中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本条释文最为大胆的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在社会主义相当长的时期中,阶级斗争以新的形式存在。在我国,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但是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还存在阶级斗争。这是辞海编辑部在没有充分根据的情况下,作出的与“九大”、“十大”、“十一大”完全对立的结论。而这个结论与两年后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是一致的。
此后,在《辞海》第四版中关于这一时期的阶级斗争,在文字上表述得更为完整、更为准确:在我国,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后,社会存在的矛盾大多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但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人民同从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社会生活上进行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的极少数敌对分子的斗争。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