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17|回復: 0

[國學灌水] 宋元时代的"勾栏" 明清时期的戏园子(2)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6-9 00: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经济网
20126816744340.jpg

 

康熙酒馆戏园“月明楼”画


    乾隆以后,酒楼演戏逐渐被茶园所取代。茶园是喝茶的地方,没有酒桌上那种喧闹声,比较适于人们观赏戏曲演唱,所以成为更受欢迎的观剧场所。北京演戏的茶园在乾隆末期知道名字的有8座,如万家楼等。道光年间知道的有20座,如中和园等。在北京的影响下,东南一带城市在清末也开始建设茶园式剧场。同治、光绪年间,上海陆续兴建戏园十数家。

    茶园建筑的整体构造为一座方形或长方形全封闭式的大厅,厅中靠里的一面建有戏台,厅的中心为空场,墙的三面甚至四面都建有二层楼廊,有楼梯上下。茶园观众座位按照设置区域和舒适程度分成数等,并按等收费。楼上官座为一等,楼下散座为二等,池心座为三等。


 

20126816812690.jpg


    茶园里的戏台靠一面墙壁建立,设有一定高度的方形台基,向大厅中央伸出,三面观演。台基前部立有两根角柱或四根明柱,与后柱一起支撑起木制添加藻饰的天花(有些为藻井),有些台板下面埋有大瓮,天花藻井和大瓮都是为声音共鸣用的。戏台朝向观众的三面设雕花矮栏杆,柱头雕作莲花或狮子头式样。台顶前方悬园名匾。晚清以后,通常在木柱的上方串连一根铁棍,供演武戏(如《盗银壶》、《盗甲》、《拿花蝴蝶》、《艳阳楼》等)时表演双飞燕、倒挂蜡等表现飞檐走壁的绝技时用,据说是永盛魁班的张大四创始的。戏台后壁柱间为木板墙,有些造为格扇或屏风式样,两边开有上下场门,通向后面的戏房。


        来源:中国经济网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