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0|回復: 0

[儒家学说] 【韩诗外传】卷4诗解3桓公伐山戎过燕君送出境赠地诸侯朝齐礼义道本不由则废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11-8 20:47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韩诗外传卷4诗解3桓公伐山戎过燕君送出境赠地诸侯朝齐礼义道本不由则废
题文诗:
齐桓公伐,山戎其道,过燕燕君,送之出境.
桓公问曰:诸侯相送,固出境乎?管仲曰非,
天子诸侯,相送不出.桓公曰然,畏而失礼.
寡人不可,使燕失礼,乃割燕君,所至之地,
以与燕君,诸侯闻之,皆朝于齐.经有:
静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韶用干戚,非至乐也;舜兼二女,非达礼也;
封黄帝之,子十九人,非法义也;往田号泣,
未尽命也.以人观之,则是以法,量之则未.
记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经有:
静恭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谷以女.
,治辩之极,强国之本,威行之道,
功名之统,王公由,以一天下,不由之以,
陨社稷故,坚甲利兵,不足为武;高城深池,
不足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为威;由道则行,
不由则废.昔楚人者,蛟革犀兕,以为,
坚如金石,宛如钜蛇,惨若蜂虿,轻利刚疾,
卒如飘风,然兵殆于,垂沙唐子,死庄蹻走,
楚分为四,此岂无坚,甲利兵哉!所以统之,
非其道故.汝淮为险,江汉为池,缘以方城,
限以邓林,然秦师至,于鄢郢举,若振槁然,
是岂无固,塞限险哉!其统之者,非其道故.
纣杀比干,囚箕子为,炮烙之刑,杀戮无时,
群下愁怨,皆莫冀命,然周师至,令不行乎,
左右而岂,其无严令,繁刑也哉!统非其道.
若夫明道,而均分之,诚爱而时,使之则下,
之应上也,如影响矣;有不由命,然后俟以,
刑刑一人,而天下服,下不非上,知罪在己.
是以刑罚,竞消威行,如流无他,由是道故.
经有: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如是则近,者歌讴之,远者赴而,趋之幽闲,
僻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若赤子之,
归慈母者,为之何也?仁刑义立,教诚爱深,
礼乐交通,故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原文】  齐桓公伐山戎,其道过燕,燕君送之出境。桓公问管仲曰:『诸侯相送,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桓公曰:『然畏而失礼也。寡人不可使燕失礼。』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之。诸侯闻之,皆朝于齐。诗曰:『静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注释】
1出自【史记三十世家·齐太公世家】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於燕。』於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
2『静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出自先秦诗经·小雅·谷风之什的【小明】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念我独兮,我事孔庶。
心之忧矣,惮我不暇。念彼共人,眷眷怀顾!岂不怀归?畏此谴怒。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
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念彼共人,兴言出宿。岂不怀归?畏此反覆。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穀以女。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翻译:
  高高在上那朗朗青天,照耀大地又俯察人间。我为公事奔走往西行,所到的地域荒凉僻远。周正二月某吉日起程,迄今历经酷暑与严寒。心里充满了忧伤悲哀。深受折磨我痛苦不堪。想到那恭谨尽职的人,禁不住潸潸泪如涌泉。难道我不想回归家园?只怕将法令之网触犯。
  想当初我刚踏上征途,那时候正逢旧岁将除。什么日子才能够回去?眼看年将终归期仍无。顾念到自己形单影只,差事却多得数不胜数。心里充满了忧伤悲哀,我疲于奔命无暇自顾。想到那恭谨尽职的人,我无限眷念朝夜思慕。难道我不想回归家园?只怕上司的责罚恼怒。
  想当初我刚踏上征途,正值由寒转暖的气候。什么日子才能够回去?公务却越加繁忙急骤。眼看将年终时日无多,人们正忙着采蒿收豆。心里充满了忧伤悲哀,我自讨苦吃自作自受。想到那恭谨尽职的人,我辗转难眠思念不休。难道我不想回归家园?只怕世事翻覆祸当头。
  长叹息你们这些君子,莫贪图安逸坐享福分。应恭谨从事忠于职守,交正直之士亲近贤人。神灵就会听到这一切,从而赐你们福祉鸿运。
  长叹息你们这些君子,莫贪图安逸碌碌无为。应恭谨从事忠于职守,与正直之士亲近伴随。神灵就会听到这一切,从而赐你们洪福祥瑞。
【原文】  韶用干戚,非至乐也;舜兼二女,非达礼也;封黄帝之子十九人,非法义也;往田号泣,未尽命也。以人观之则是也,以法量之则未也。礼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诗曰:『静恭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谷以女。』
【原文】  礼者、治辩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统也,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也,不由之,所以陨社稷也。是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武;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昔楚人蛟革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宛如钜蛇,惨若蜂虿,轻利刚疾,卒如飘风,然兵殆于垂沙,唐子死,庄蹻走,楚分为三四者,此岂无坚甲利兵也哉!所以统之非其道故也。汝淮以为险,江汉以为池,缘之以方城,限之以邓林,然秦师至于鄢郢举若振槁然,是岂无固塞限险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纣杀比干,而囚箕子,为炮烙之刑,杀戮无时,群下愁怨,皆莫冀其命,然周师至,令不行乎左右,而岂其无严令繁刑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若夫明道而均分之,诚爱而时使之,则下之应上,如影响矣;有不由命,然后俟之以刑,刑一人而天下服,下不非其上,知罪在己也。是以刑罚竞消,而威行如流者、无他,由是道故也。诗曰:『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如是则近者歌讴之,远者赴趋之,幽闲僻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若赤子之归慈母者、何也?仁刑义立,教诚爱深,礼乐交通故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译文】
所谓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治理辨别的最高顶点,是强大国家的根本,是威行天下的道路,是功勋与名誉的总纲。王、公们遵照它,就可以得到天下;不遵照它,就会毁灭社稷。所以,坚固的铠甲和锋利的兵器,不足以取得胜利;很高的城墙和很深的池水,不足以视为坚固;严酷的法令和繁琐的刑罚,不足以形成威力。遵照这个道路就能行,不遵照这个道路就是废的。
【释】出自【荀子】卷15议兵篇诗解7礼义道本不由则废
出自史记.八书·礼书原文:
治辨之极也,彊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臣诸侯也;弗由之,所以捐社稷也。故坚革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楚人鲛革犀兕,所以为甲,坚如金石;宛之钜铁施,钻如蜂虿,轻利剽,卒如熛风。然而兵殆於垂涉,唐昧死焉;庄蹻起,楚分而为四参。是岂无坚革利兵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阻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鄢郢,举若振槁。是岂无固塞险阻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纣剖比干,囚箕子,为砲格,刑杀无辜,时臣下懔然,莫必其命。然而周师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岂令不严,刑不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译文】史记:
礼是治世辨惑的极点,强国固家的根本,威力施行的基本方法,事功名位的总表现。王公奉行它,可以统一天下,臣服诸侯;不奉行就会捐弃社稷,破家亡国。所以,坚韧的甲胄、犀利的兵器,不足以获得胜利,高大的城墙、宽深的沟池,不足以为险固,严酷的号令、繁苛的刑罚,不足以增加威严。按礼办事,就事事成功,不按礼办事,就诸事皆废。楚人以鲛鱼革,犀牛、兕牛皮为衣甲,坚韧如同金石;又有宛城制造的大铁矛,钻刺时犀利如锋虿之尾;军队轻利飘速,士卒像疾风骤雨般迅捷。然而,兵败于垂涉,将军唐昧战死;庄蹻起兵,楚国分而为四。这能说是由于没有坚甲利兵吗?是统领的方法不对头啊。楚国以汝水、颖水为险阻,以岷江、汉水为沟池,以邓林与中原相阻隔,以方城山为边境。然而,秦国军队直攻到鄢郢,一路如摧枯拉朽。怎能说是因它无险可守呢?是统驭的方法不对啊。殷纣王剖比干之心,囚禁箕子,造炮烙刑具,杀害无罪之人,当时臣民懔然畏惧,生死不保。周朝军队一到,纣王命令无人奉行,百姓不为所用,怎能说是号令不严、刑罚不峻呢?是统领的方法不对头啊。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