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8|回復: 0

[儒家文化] 对于能指正我们过失的人,要倍加珍惜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6-29 21: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对于能指正我们过失的人,要倍加珍惜

对于能指正我们过失的人,要倍加珍惜

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开汝心以沃我心,如服药,必瞑眩极,其病乃除。欲其出切言以自警也。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跣必视地,足乃无害。言欲使为己视听也。惟暨乃僚,罔弗同心,以匡乃辟。与汝并官,皆当倡率,无不同心,以匡正汝君也。

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尚书〗。

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

金,刀剑之类的武器。霖,三日雨。如果制作刀剑,就用您作我的磨刀石;如果要渡过大河,就用您作我的船和桨;如果岁逢大旱,就用您作我的甘霖雨露。请开启您的心智,来浇灌我的心田吧!

这是高宗用三个形象的比喻,希望傅说成为自己的股肱之臣,以他的智慧辅弼自己治理国家。

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开汝心以沃我心,如服药,必瞑眩极,其病乃除。欲其出切言以自警也。

瞑眩,令人愤闷的意思。瘳,愈。如果用药不到愤闷至极,疾病就不能痊愈。开汝心以沃我心,如服药,必瞑眩极,其病乃除。欲其出切言以自警也。开启你的心,浇灌我的心,就像吃药,必愤闷到极点,病才可痊愈。说这句话是希望傅说能说出急切直言,用来自警。

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跣必视地,足乃无害。言欲使为己视听也。

跣,光脚踩在地上。如果光脚行走而不察看地面,脚会因此受伤。跣必视地,足乃无害。言欲使为己视听也。赤脚行走必须看清地面,脚才不会受伤。这是说希望傅说能成为自己的眼目和耳朵,帮助自己察视观听。

惟暨乃僚,罔弗同心,以匡乃辟。与汝并官,皆当倡率,无不同心,以匡正汝君也。

暨,与。希望你及你的同僚,无不同心协力,来匡正你们的君主。与汝并官,皆当倡率,无不同心,以匡正汝君也。与你一起为官的同僚,都应当率先倡率,无不同心,来匡正你们的君主。

高宗又用两个比喻,希望傅说能直言不讳地指正自己的问题,并作为自己的眼睛、耳朵协助自己明察听远,和群臣同僚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匡正君主,避免过失。

这也说明古代君王的贤明之处,知道选用什么样的臣子对自己真正有帮助。那就是能够直言不讳地指正自己过失的人。所以,古代对忠臣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不忍心看到君主犯错而听之任之,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直言规谏,不能陷君主于不义。

〖群书治要·韩诗外传〗记载,赵简子有一个属下叫周舍,在他的门外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派人问周舍:『你有什么祈求,为什么在门外站三天三夜?』周舍回答说:『我别无祈求,只想做一个能犯颜直谏的臣子,拿着蘸墨的笔和写字的木板跟在您的身后,把您的过失一一记录下来。每天都有记录,每月看一看有什么成效,每年再做汇集。』

如果领导遇到一个属下要每天跟在身后,小心地记录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特别是自己的过失,领导会是怎样的反应?如果是现在的领导,首先是不敢。为什么?因为现在的领导对自己的修身不是很严格,可能会出入不雅的场合,甚至收受贿赂,有人跟着怎么能方便?第二是不愿,现在的领导一般希望别人歌功颂德,称扬自己的政绩还来不及,结果有人要记录自己的过失,这怎么可以?但是赵简子很高兴地接受了周舍的请求。从此以后,赵简子走到哪里周舍就跟到哪里,把赵简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特别是过失一一记录下来。但没过多久,周舍就过世了。

有一次,赵简子和群臣在洪波台饮酒。大家喝得正高兴时,赵简子突然趴在桌上哭泣,大家也不敢喝酒了,纷纷离开座席,说:『我们知道自己有过失,但是确实不知道过在何处,还请您明示。』

赵简子听后,止住哭声说:『诸位大夫没有什么过失,我只不过想到了一个朋友叫周舍,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千张羊羔皮都不如一片狐腋有价值,一千个唯唯诺诺的臣子不如一个敢犯颜直谏的臣子对我有帮助。从前商纣王的臣子都闭口不言,不敢犯颜直谏,所以商朝灭亡了;而周武王的臣子能够直言不讳地指正他的过失,所以周朝能够兴盛。自从周舍过世后,我再也没有听到自己的过失,我知道自己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所以才哭泣。』

从这段话中能看出,赵简子确实非常明智。古人说:任用君子,远离小人,事业就能发达;任用小人,远离君子,事业就会衰败。什么样的人是小人?〖韩子〗中指出,凡是奸臣、小人都会顺着领导、君主的意思去说、去做,领导者认为好的,他一定跟着赞叹、肯定;领导者认为不好的,他一定跟着诽谤。可能领导者说的是错的,他也会一味地顺从。这就告诉人们要辨别身边的奸佞小人,当自己犯错时,能否犯颜直谏、直言不讳,或是明哲保身。这也是古人特别强调的,要任用犯颜直谏、直言不讳地指正自己过失的人。

〖易经〗中说:『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蹇蹇』,忠厚老实、能犯颜直谏的样子。辅佐王室的臣子刚正忠直,之所以敢迎难而上劝谏君主,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要纠正君主的过失。因为君主有过失,是国家危亡的萌芽。看到君主有过失而不去劝谏,那就是忽视、不关心君主的危亡,这是没有忠心的表现,一般正直的臣子都不忍心看到君主有过失而不去劝谏。所以,即使触犯龙颜,也要犯颜直谏,为了君主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安危。

〖群书治要·吴志〗中说:『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如果是能使国家兴盛的君主,他的特点就是乐闻其过,而国家败亡的君主则特别喜欢听赞誉。喜欢听自己过失的君主,明了过失,进而改正过失,所以过失会一天天地减少,福也就来到了。相反,喜欢听赞誉的君主,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过失会越积越多,声誉也会一天天地减损,灾祸也就来到了。

赵简子不仅能任用愿意指正自己过失的臣子,还督促臣子要犯颜直谏。〖群书治要·吕氏春秋〗中记载,赵简子曾经把栾徼沉到河里。为什么?他说,我曾经喜欢音乐和美色,栾徼就把这些呈献给我;我曾经喜欢亭台楼阁,栾徼就把这些建好;我曾经喜欢良马和善于御马的人,栾徼就把这些都找来。但是,我喜好贤士已经六年,栾徼却没有推荐过一个贤士。他这样做是助长我的过失而减损我的优点。

这说明赵简子懂得用义理督责、惩罚自己的属下。〖吕氏春秋〗评论说,能够用义理督责臣子,君主就可以和臣子做好事,而不可能和臣子做坏事;可以和臣子做正直的事,而不可能和臣子做邪曲的事,这就是夏商周三代最好的教化。所以,赵简子的明智也体现在这里,希望用什么样的人,也引导属下成为什么样的人,懂得用义理督责属下。但凡是明君都有这种特点,比如殷高宗也是求贤若渴,亲近重用贤德之人,并且以义理督促臣子直言不讳,纠正自己的过失。

有的人可能会羡慕赵简子,说赵简子这么幸运,还有像周舍这样能时时帮助、指正自己过失的人,可惜自己身边却没有像周舍这样的人。想一想,自己周围有没有像周舍这样的人,时时刻刻唠叨、挑剔、批评我们的人?有,那就是父母、妻子、丈夫、兄弟姐妹和老师。只不过我们没有发现,没有珍惜他们提的建议。相反,还觉得很烦、很唠叨。

所以,学习古代的典故,要善学、会学,对于能随时指正我们过失的人,要倍加珍惜。为什么?就像自己脸上有黑点、脏东西,别人告诉自己,就会很感谢他,因为出去之后不会被人嘲笑。自己做人做事有很多缺陷,没有人指正,在社会上也同样会被人瞧不起、嘲笑。所以,有人指正我们,应该非常感谢。

在古代,有父母、老师、诤友指正我们的过失,但是现代社会,一般人没有这种明智和雅量能接受别人的劝谏,别人也不会自讨没趣。所以,能屡次三番、不厌其烦地指正我们问题的人,可能只剩下父母。父母为什么苦口婆心?因为父母真正希望子女能够成为完人,成为做人做事都靠谱的人。

有一个人结婚后,媳妇经常和他吵架,一吵架就没完没了地唠叨他的过失,他实在忍受不了想离婚。后来遇到一位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老师告诉他说:『媳妇说的这些话有没有对的?如果媳妇说了一百句话,99句都不对,只有一句是对的,那就听这一句,其他99句可以忽略不计。』听了教诲之后,以后再和媳妇吵架,就专听说得对的,后来越听越欢喜。静下心后才发现,媳妇所说的恰恰是自己的问题所在,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媳妇看得非常准,把过失都挑出来了。

有一次,两个人又吵架,因为一点小事媳妇又开始唠叨。结果,他不仅不生气,还给媳妇倒一杯茶,说:『你说了两个小时是不是很辛苦?喝点水吧。』媳妇也觉得很惊讶。没想到丈夫很真诚地说:『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以后都会改正,你也不要太辛苦。』从此以后,两人的关系和好了,没有再想要离婚。

幸福就在一念之间,『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人的念头一转变,就会发现其实身边的人都是对自己德行、修养提升有帮助的人。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