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5|回復: 0

[其他] 【盐铁论】卷25孝养诗解2丞相史:以菜养亲虽礼非贵文学:馈轻礼重礼菲养丰非孝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2-16 20:04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盐铁论】卷25孝养诗解2丞相史:以菜养亲虽礼非贵文学:馈轻礼重礼菲养丰非孝
题文诗:
文学曰周,襄王之母,非无酒肉,衣食非不,
如曾皙也,然而被以,不孝之名,以其不能,
事父母也.君子重礼,小人贪养,嗟来招之,
投而与之,乞者不取.苟无其礼,虽美君子,
食焉.故礼主人,不亲馈则,客不祭是,
馈轻礼重.丞相史曰:孝莫大以,天下国养;
禄养,下以力故,王公人君,孝至上也,
卿大夫次.以家人言,有贤子当,于世者,
高堂邃宇,安车大马,轻暖,甘毳.
倘若无者,褐衣皮冠,穷居陋巷,有旦无暮,
食蔬粝茹,腊见肉.老亲之腹,非唐园也,
唯菜是盛.夫蔬粝也,乞者不取,子以养亲,
虽欲以礼,非其贵也.文学:无其能而,
窃其位者,无其功而,有其禄者,虽有富贵,
,之养其亲,高台极望,食案方丈,
不可谓孝.老亲之腹,非盗囊也,何故常盛,
不道之物?夫取非有,非职财入,而患从之,
身且死于,祸殃安得,腊食肉?曾参闵子,
无卿相养,有孝子名;周襄王虽,富有天下,
有不能事,父母之累.故礼菲而,养丰非孝.
掠囷以养,非孝也.至孝礼义,礼义情真,
真情简朴,简朴至道,真情所至,淡泊财利.
  
【原文】
  文学曰:周襄王之母非无酒肉也,衣食非不如曾皙也,然而被不孝之名,以其不能事其父母也。君子重其礼,小人贪其养,夫嗟来而招之,投而与之,乞者由不取也。君子苟无其礼,虽美不食焉。故礼主人不亲馈,则客不祭。是馈轻而礼重也。
  【注释】周襄王:周惠王子,姓姬名郑。姬郑亲母早死,继母叫惠后。惠后生叔带,曾与姬郑争王位。惠王死后,姬郑即位(襄王),养其继母,叔带勾结戎、翟攻打襄王,襄王向晋国求救,晋文公杀了叔带。事见【公羊传·僖公二十四年】。说襄王不孝,即指襄王不孝继母惠后。文中谓『父母』者,连类而言嗟来:喂,来吧!不敬的口气。
  【礼记·坊记】:『故食礼,主人亲馈,则客祭;主人不亲馈,则客不祭。故君子苛无礼,虽美不食焉。』馈:古代祭祀的供品。
【译文】文学说:周襄王的母亲不是没有酒肉吃,穿吃不是不如曾皙供养父母,然而周襄王却背着不孝的恶名,这是因为他不能按照礼义侍奉父母。君子重视的是礼义,小人贪图的是供养。将人吆喝过来,扔给他东西,就是连要饭的人也不会要的。假如不符合礼仪,即使是美味的食物,君子也是不吃的。所以主人不亲自按礼仪摆设祭品,则客人就不行祭礼。这是因为祭品轻而礼仪重的缘故。
【原文】
丞相史曰:孝莫大以天下一国养,次禄养,下以力。故王公人君,上也,卿大夫,次也。夫以家人言之,有贤子当路于世者,高堂邃宇,安车大马,衣轻暖,食甘毳。无者,褐衣皮冠,穷居陋巷,有旦无暮,食蔬粝荤茹,腊而后见肉。老亲之腹非唐园,唯菜是盛。夫蔬粝,乞者所不取,而子以养亲,虽欲以礼,非其贵也。
  【注释】【孟子·万章篇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家人,见【禁耕篇】注释。
  『子』下原有『者』字,今据卢文弨、俞樾说校删。当路:身居显要地位、掌握权力的意思。邃(sui)宇:深广的住宅。邃,深远的意思。
  『无』下原有『厌』字,今据俞樾、张敦仁说校删。
  『蔬』原作『■』,今改,说见【论诽篇】注释。『粝』下原有『者』字,今据卢文弨、张敦仁说校删。荤:指葱韭等蔬菜。茹:吃。『蔬粝荤茹』,形容吃粗粮杂菜的意思。膢(lu):春秋时楚国的风俗。以二月祭饮食之神曰『膢』。腊:冬季十月间祭祀百神的节日(秦始皇改在十二月)。『膢腊』,这里表示节日。『肉』下原有『害』字,今据黄季刚、陈遵默说校删。
  唐园:指蔬菜园子。
 【译文】丞相史说:用整个天下或一国的财富来供养父母,是最大的孝,其次是用做官所得的俸禄来供养父母,最次的是用劳动所得来供养父母。所以国君王公们是最孝的,其次是卿大夫。以庶人来说,如果有个有出息的儿子在朝廷里做官,就可以住高大的堂屋和深广的住宅,乘坐舒适的车子和骑高头大马,穿又轻又暖的衣服,吃又甜又脆的食物。没有儿子做官的,只好穿粗布衣服,戴兽皮做的帽子,贫困地住在穷街陋巷里,吃了早餐,没有晚餐,吃的是粗粮杂菜,只有在节日时,才能见到点肉。年老父母的肚了不是菜园子,盛的却是菜。那些杂菜粗饭,连乞讨的人都不要,而做儿子的却拿来奉养双亲,虽然尽心按照礼仪去做,但这并不可贵。

【原文】


  文学曰:无其能而窃其位,无其功而有其禄,虽有富贵,由跖、之养也。高台极望,食案方丈,而不可谓孝。老亲之腹非盗囊也,何故常盛不道之物?夫取非有非职,财入而患从之,身且死祸殃,安得■腊而食肉?曾参、闵子无卿相之养,而有孝子之名;周襄王富有天下,而有不能事父母之累。故礼菲而养丰,非孝也。掠囷而以养,非孝也。
  【注释】『由』,同犹。跖、蹻:即柳下跖和庄蹻,见【力耕篇】注释。
(跖蹻拼音是zhí qiāo,是指盗跖与庄蹻,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大盗。出处【淮南子·主术训】。)
  食案方丈:比喻丰富的食物。食案,一种短腿的饮食用具。
  『掠囷』原作『涼囷』,今从黄季刚说校改。
【译文】文学说:没有才能而窃取官位,没有功劳而享有俸禄,虽然有富贵,如同跖、那样供养双亲,让父母住在能看到很远的高楼上,吃着一大桌丰盛的饭菜,但不能说是孝。年老父母的肚子,不是盗贼的口袋,为什么装着不义之物?这种人拿的不是自己所有和职分内的东西,财物到手,祸患也就跟随而来,父母都要跟着他们死于祸殃,哪里还能在节日时吃肉呢?曾参、闵子骞没有像卿相那样奉孝父母,而有孝子的美名;周襄王虽然有天下的财富,但有不孝顺父母的罪名。所以礼义菲薄而奉养的东西丰盛,不是孝。把大粮仓的粮食都用来奉养父母,也不算是孝。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