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7|回復: 0

[其他] 【盐铁论】卷23遵道诗解2丞相史:可令扶绳不可论道术外文学:小人智浅谋大故废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2-14 19:12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盐铁论】卷23遵道诗解2丞相史:可令扶绳不可论道术外文学:小人智浅谋大故废
题文诗:
丞相史曰:说西施美,无益于容,道尧舜德,
无益于治.今文学不,言所为治,而言以治,
之无功犹,不言耕田,之方,富人囷仓.
欲粟务时,欲治因世.商君昭然,独见存亡,
不可与,世俗同者,为其沮功,而多近也.
庸人安故,而愚者果,其所闻故,舟车之治,
使民三年,而后安之.商君法立,然后民信.
孔子:可与共学,未可与权.文学可令,
扶绳循刻,非所与论,道术之外.文学:
君子者能,多闻阙疑,述而不作,圣达谋大,
睿智事寡.是以功成,而不隳坏,名立不顿.
小人也者,智浅谋大,羸弱任重,故中道,
而废苏秦,商鞅是也.无先王法,非圣人道,
而因于己,是故乃.易曰小人,盛位,
虽高必崩.不盈其道,不恒其德,能善终身,
未之有故,初登于天,后入于地.禹之治水,
民知其利,劝其功.商鞅立法,民知其害,
畏其刑.故夏,功立而王,商秧法行,
而亡商鞅,有独智虑,世乏独见,之证文学,
不足与权,当世亦无,负累蒙殃.德不配位,
必有余殃;小人情假,虚情假义,权力惟图.
【原文】

丞相史曰:说西施之美无益于容,道尧、舜之德无益于治。今文学不言所为治,而言以治之无功,犹不言耕田之方,美富人之囷仓也。夫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世。故商君昭然独见存亡不可与世俗同者,为其沮功而多近也。庸人安其故,而愚者果所闻。故舟车之治,使民三年而后安之。商君之法立,然后民信之。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权。』文学可令扶绳循刻,非所与论道术之外也。
  【注释】『以』,同『已』。
  囷(qun):古代一种圆形的粮仓。仓:粮仓。
  沮功:毁坏功业。多近:以眼前利益内重。
  胡元常曰:『'治」,张本『始』。』
  【吕氏春秋·乐成篇】:『舟车之始见也,三年而后安之。』
  【论语·子罕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此处引文删去中间,仅用了首尾两句。
  扶绳循刻,按照墨线去雕刻,就是墨守成规的意思。
 【译文】丞相史说:谈论西施的漂亮对自己的容貌没有什么好处;讲述尧、舜的德行对今天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帮助。现在文学不谈治理国家的方法,却说过去治理的没有功劳,如同不讲耕田种地的方法,却赞美富人有充实的粮仓。要想得到粮食的人就一定要遵守农时,想治理好国家的人,必须适应时代情况。商鞅所以对国家存亡的问题了如指掌,有独特的见解,而不与当时一般人的见解相同,是因为那些人的见解毁坏功业而且以眼前利益为重。平常的人,满足于旧有的东西,愚昧的人,坚信所听到的。所以舟、车开始使用以后,百姓经过三年才习惯使用。商鞅变法成功了,然后百姓才信服它。孔子说:『可以一道求学的人,未必能一道通权达变。』文学只能墨守成规,不能和他们讨论先王之道以外的道理。

  【原文】
  文学曰:君子多闻阙疑,述而不作,圣达而谋大,睿智而事寡。是以功成而不,名立而不顿。小人智浅而谋大,羸弱而任重,故中道而废,苏秦、商鞅是也。无先王之法,非圣人之道,而因于己,故亡。【易】曰:『小人处盛位,虽高必崩。不盈其道,不恒其德,而能以善终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禹之治水也,民知其利,莫不劝其功。商鞅之立法,民知其害,莫不畏其刑。故夏后功立而王,商秧法行而亡。商鞅有独智之虑,世乏独见之证,文学不足与权当世,亦无负累蒙殃也。

  【注释】
多闻阙疑,语出【论语·为政篇】。是说『多闻博学,疑则阙之』。
  述而不作,语出【论语·述而篇】。是说『只能传旧,不宜创新』。
  『大』原作『小人』二字,正嘉本、太玄书室本、倪邦彦本、张之象本、沈延铨本、金蟠本、杨沂孙本都作『大』,今据改正。
  睿(rui)智:明智,聪慧。
  顿:毁坏。
  苏秦,见【非鞅篇】注释。
  今本【易经】无此文,疑出【易传】及【易纬】,见【困学纪闻】一。夏后:夏后氏,夏王朝的别称。这里指禹。
  『乏』原作『不』,案【玉篇·正部】:『五,扶法切,文反正为五,又无资曰五,今作乏。』『五』与『不』,形近致讹。
  此句原作『亦无累负之殃也』,今据俞樾说校改。
【译文】文学说:君子多听而且避开有怀疑的地方,遵循古道而不去创新,圣明通达而且智谋远大,聪明有智慧而事业专一,因此能成功而不垮台,有名望而不毁坏。小人智慧浅薄而野心大,就像身体瘦弱而硬挑重担一样,所以只能半途而废,苏秦、商鞅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用先王之法而诽谤圣人之道,只是依着自己的意见行事,所以灭亡。【易经】上说:『小人当了大官,位置虽然很高,但必定要垮台。不完全按照先王之道行事,不能始终坚持仁义,反而能有好结果的人,是从来没有的。因此,这种人开始可能爬到天上,但最终必定掉在地上。』大禹治水,老百姓知道治水的好处,没有人不帮助他成功。商鞅变法,老百姓知道变法的害处,没有人不害怕他的刑罚。所以,夏禹成功做了帝王,商鞅变法一实行他就被杀了。商鞅有独持的见解,但缺乏向世人证实其见解的效果,文学既然不配和你们商议当世的权变之计,也就不会有遭受祸殃的灾难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